没想到那是我最后一次给母亲打下手

2021-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张七造梦

文|张七

每逢重要节气,母亲总会做些吃食。有时候是为了应景,有时候是因为我们。

三月艾草疯长的季节。她会摘回艾叶,巧手一揉一捏,我们便有甜糯的青团吃了。

中秋时节,她会邀上隔壁婶娘,一起打月饼,五仁馅的,豆沙馅的,莲蓉馅的……任我们吃。

过年时,她会早早准备好糯米,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准备工作后打米饼。那是广西才有的一种特产,我在外工作从没见过。

她会做的远不止这些。

小时候我就想,母亲怎么会做这些呢,难道是外婆教的?可有些吃食外婆也不会呀。

那时候的我,还是个天真的孩子,吃过就过了,哪会深究呢。但长大后就懂了。哦,那是因为母爱!

没有谁一开始就会做吃食,不过是为了自己孩子有得吃。

后来,每当她做这些吃食,我总喜欢陪着她一起,给她打下手。

只是我没想到,那一次竟是我最后一次给她打下手。

那年我离职了,恰逢端午。没了假期短、工作地方远不便回家的顾虑。

于是回家陪母亲一起过端午。

真好,赶上了母亲包粽子。

因为在外地读书工作,不常在家。所以再次给母亲打下手,显得格外兴奋。

一边给她拍照,一边录视频。妈妈牌粽子当然要发朋友圈秀一下。

她煮粽叶,我帮忙烧水,看火。毕竟别的也不会。

我问母亲,“洗一下叶子不就可以了吗,搞那么复杂。”

她告诉我,烫过的粽叶变得柔软,不容易割破手,同时煮过后还更有韧性,不容易裂开,能牢牢把米包裹其中。

原来包个粽子还这么讲究,以前光知道吃。是我天真了。

粽叶烫好擦净,重头戏来了——包粽子。

母亲喜欢包大粽,好几张粽叶铺在下边,放上米,中间挖个不大不小的坑,把肥瘦相间的猪肉还有绿豆填进去,再盖上米,最后把粽叶往上一铺,上下绳子一捆,一个砖头大小的粽子包好了。

我也试过,但总在捆粽子的时候,把米撒出来,最后放弃了。

我缠着她包小粽,就是三角粽。用两三张叶子就可以搞定。

将粽叶一折,把米馅先后塞进去,再把粽叶一盖,绳子来回绕两圈就搞定了。

这个我可以笨挫的包几个,丑是丑点,但总算包成功了,米没漏。

不过没包几个,就被母亲喊停了,“你就等着烧火吧”。

好吧,母亲说了算。我就看着,继续拍拍照,捣鼓个小视频。

坐等她老人家包好,我烧火煮粽。

只是没想到,这竟是我最后一次给母亲打下手。

同年底,母亲突发疾病,病故。

从此,母亲做的吃食,都成了记忆中的味道,再也没尝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