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千字

曲凯:怎样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二)

2017-10-30  本文已影响35人  左非

【第二步:定位和拆解问题】

很多问题之所以难搞就是因为它特别的宏大而复杂。我们解决起来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拆解和定位问题是整套方法里最重要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果没有拆解掉,往往无从下手,就算勉强去做了,也常常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001 定义到“元问题”

在这里先做一个区分,那就是“复杂问题”和“元问题”的区别。

复杂问题:复杂问题是不可直接解决的,掺杂了多个维度和变量的问题。

元问题:元问题是那些可直接解决的、最本质、最细小的待解决的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时候遇到的问题都是复杂问题,比如“怎样让生活变得更好?”、“怎样赚更多的钱?”

我们会下意识去拆解复杂问题,但靠这种自动化的意识很难拆解到位,拆解问题的能力要主动去训练才会有效提高。

举个拆解问题的例子:“我该怎样找到最适合我的另一半?”

这是一个复杂问题,找不到女朋友有各种原因,首先可以根据原因拆解为两个层面,一个自身层面和一个外部层面。

自身层面又可以拆解为硬件层面、软件层面。

硬件层面还可以继续拆解为学历、工资、外貌、身高等等。

软件层面也可以继续拆解为兴趣爱好、性格等等。

外部层面可以拆解为你有哪些可以接触异性的渠道、外部是不是一个鼓励接触的环境等等。

就是这样一级一级不断拆解下去,直到拆解成一个个可以通过一步就解决的元问题。当每一个大问题都拆解为元问题,我们就可以一项一项去解决,比如学习是个问题,那可以再去读个书,再比如外貌是个问题,那么可以通过穿衣打扮来解决。

这样就可以没有遗漏并且条理分明地解决问题,你会变得很有方法、有逻辑,你可以依着那个逻辑去想你该怎么样达到你的目标。

但有一点要注意,判断自己是否拆解到了元问题没有一个特别标准的答案,但可以通过问自己,“我现在是否能够很清晰简单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拆解完还是一头雾水,没找到方法,那么就试试看可不可以再拆解,如果你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找到了可行的方法,那么也就已经拆解到足够程度了。

002 用公式思维拆解问题

课程中还举了一个经典的拆分问题的例子。

一个麦肯锡的人跳槽到谷歌,给谷歌的一个广告部门做业务管理,负责提升广告业务的收入。

这个这个人入职第一天就问了下属一个问题:“我们这个部门的业务公式是什么?”但他没有得到部下的回答。

最后这个人通过和整个部门沟通,得出了这样一个业务公式:

广告收入=展现量×点击率×每个点击价格

在这个人来之前,整个部门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怎么提高广告收入,但具体怎么做,没有人清楚。这就是一个复杂问题,无法直接解决。

这个公式就将这个问题拆解到了足够清晰的程度。广告部门是对广告收入负责,而谷歌的广告是按照单次点击来定价,每个点击都能够让广告主付1块钱,点击的次数又取决于有多少人看到这条广告,看到广告的用户有多少真的点击了也很重要,这就是点击率。

这样一拆分,原本的复杂问题就变得清晰明了了,我们知道了想要提高广告收入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要么提高展现量,要么提高点击率,要么是提高每个点击的价格。

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多问问自己,这件事的公式是什么。

每个复杂问题的背后都是这样可拆分的元问题,把一个问题公式化就是最好的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