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寻找写作灵感?

这段时间在忙着找兼职,一直没能静下心来阅读写作,每天晚上洗漱完毕之后打开简书,匆匆更上一篇文章。
有素材的时候倒还好,一两个小时便能流畅地写出一篇。可是,比如最近几天,没阅读,没素材,这灵感怎么也找不上门来,任凭我绞尽脑汁,写起来也费劲,几个小时也憋不出像样的东西来。
之前跟着齐老师学习写作,从课上倒是听来了不少的捕捉灵感的好方法,忍不住要整理出来,以便日后的尝试。
课外阅读
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没有灵感的时候,不如拿起手边的书,静下心来看上几页甚至几十页。可能读着读着,书中的某句话、某个观点就在那一瞬间戳中了你的心,灵感也就找来了。
如果还是没有可写的,读了那几页几十页的书后,也可以把读过这些章节的感受写下来。这样也能打开自己的思维,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当做练笔,为日后的进步奠定基础。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写作者呆在自己感觉舒适的环境氛围中,更容易唤醒写作灵感。
灵感这个东西,产生在一瞬间,抓住就抓住了,没有及时把握就会溜走。而当写作者处在舒适的氛围中时,如果灵感上门了,写起来就不会卡壳,一路行云流水。
有的人喜欢早晨写作。比如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他习惯于清晨五六点起床,拉上房间的窗帘,再泡上一壶茶放在手边,在朦胧微光的屋子里捕捉灵感。
比如自己,我更喜欢在下午写作。在安静惬意的午后时光,独自坐在桌前,放空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对着空白的Word文档冥想一段时间。
当然还有的人喜欢在夜晚写作,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氛围。在最舒适的氛围里,可以帮助我们触摸灵感。

出去走走,遇见不同的人
长期呆在同样的环境里,写作者的思维也会被禁锢。所以,有必要的话可以换一种环境,比如一直呆在家里的人,可以出去走走,见见不同的朋友。或许,在和朋友的聊天交谈中,就有了写作素材。
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本上的东西再多再好也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行动才能更加直观地去感受、去学习,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吸收书上的知识,而这二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激发灵感的好方法。
不停地写
有的人认为,灵感是写作的充分条件,有了灵感就写,没有灵感的时候就不写。
而我却认为,灵感是写作的充分必要条件。除了灵感能产出写作内容之外,写作同样也能激发灵感,只要你不停地写,写着写着也许灵感就悄悄地来了。
没有灵感的时候,就跟着自己的心走,想到什么就写下来,不必在乎内容和质量。这种无意识的写作能让人心生愉悦,大脑在最舒适的圈子里活动着,可能你会越写越多,越写越流畅,然后在写到某一个点的时候思维就打开了,灵感也就来了。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运用到自己今后的写作中。
写作路上,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