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典022 | 电子产品的正确使用姿势
家长如何帮孩子挑选电子产品?
互联网时代,孩子避免不了要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电子产品。不过,先说个结论:3岁以下的宝宝能少使用电子产品就尽量少使用,大宝宝一天能使用电子产品的上限也不要超过1小时。
一、为什么?
你可能看到你家半岁的小宝宝对着视频里的人手舞足蹈,还觉得蛮可爱,但你看到你家9个月的宝宝敲打电子屏幕,试图去抓一把里面的花,你就明白,小宝宝其实很难分清电视上的跟现实情景的区别。说得专业点,孩子还没发育好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迁移学习能力,虚拟世界的花只是抽象符号,现实世界的花才是具象的可以触摸的。
这种根据不同情景迁移知识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技能。孩童时期是孩子适应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孩子接纳新事物和信息的能力要远超成人。研究表明,通过电子屏幕来学习的孩子,没有在现实中真人教学的孩子要学得好。特别是对于3岁以下的小宝宝,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看视频学习不如在现实中学习效果好,这叫视频缺陷效应。
二、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这也不是一刀切,就是不能给孩子看视频,可以适当选择电子产品让孩子玩,但要符合下面三个原则:
1.多用互动性强的,不要被动输入的
什么是被动输入的呢?比如,一些不用动脑筋的纯娱乐类小视频、搞笑动画片,或者一些重复性机械性强的小游戏类App,这样就相当于把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变成让他大脑吃一堆垃圾食品的时间。
什么是互动性强的产品呢?比如,WII、XBOX这些设备玩体感游戏,用这些电子游戏设备,可以让孩子也玩得又蹦又跳、大汗淋漓,使他不出门也能锻炼到身体。其实,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和亲人视频对话,这也是和真人互动的过程。
2.多用创造性强的,不要简单重复的
在互动性的电子产品里,也要尽量选择那些输出多、创造性比较强的产品。比如,用平板电脑绘画填色,模拟弹电子琴。或者让孩子直接使用手机,自己去拍照,录视频,录歌,或者搜索怎么做手工。
3.要生活化的、实用的
你还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和现实生活靠得比较近的电子产品用途。比如说,如果一定要给孩子放视频,就选一些动物类、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这样孩子更容易从里面找到跟现实社会的连结点,可以把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你还可以让孩子多积极使用一些生活工具类的App,如电子书、地图、天气预报网页、儿童搜索引擎等。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说,“我们今天去动物园玩,我现在用手机查一个地图,快来跟爸爸一起看看去动物园要怎么走?”然后打开手机地图,让孩子跟着一起学怎么看地图,怎么走过去,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建立起对地图的概念,还会喜欢上这种识地图的行为。
内容源自:得到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
更多育儿研讨与学习内容可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