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黄金榜上,谁得龙头望?

2018-06-13  本文已影响192人  韩药师

      高考已过去八年时间,想来惭愧,当年所学早已经忘的干干净净,拿起现在的高考试卷,除了语文还能班门弄斧一下,其它都只能望洋兴叹了。

      很多人诟病现在的高考如何如何,古代科举也是一样被人所非议,考试科目虽没有什么数外物化史地生政,仅四书五经,就让不少弱冠少年考成了耄耋老翁,但的确要对那些科举的佼佼者表示敬佩,八股文看起来限制人的思想,可的的确确产生了不少好文章,让人拍案叫绝。

杂谈|黄金榜上,谁得龙头望?

      科举制度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它的产生和演变,他的影响和作用,都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它真的可能已经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了。我们现在的求学路上还是能听到不少前人留下的关于科举的谚语,可想中国人自古就热衷于“求取功名”,大概就是因为自汉代儒学渐渐成为显学,封建礼法越发完善和专制,士农工商的思想让士大夫这个阶级成为人人羡慕的阶层导致的。隋唐以来,科举制超越举荐制成为主要的选拔机制,也让平民百姓有了晋升和突破自己阶层天花板的希望,更加加剧了底层人民对科举制度的疯狂痴迷。“读书改变命运”就像现在人对“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感情一样,成为那个时候人和功名的一种微妙的关系。

      现在偶有新闻报道六七十岁的老大爷参加高考,有评论说这是一种“自我实现”,这份坚持精神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就将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一件没有成效的事情上来看,不见得是一件正确的事。难道只有金榜题名,才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黄巢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狂放;柳永有“忍吧浮名,换了低酌浅唱”的逍遥;唐寅有“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世人看不穿”的洒脱。“考不上,咱就不考了”可笑这么多年来居然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试想蒲松龄若知道自己的一本《聊斋志异》能够风靡世界,会不会早早专心致志写作,著作等身做一代文豪,而不是只能感概自己一身知识“毫无”用武之地?但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蒲松龄在仕途路上顺风顺水,是不是能有《聊斋》又是一个未知数。未来怎样,没有那么强的因果性。看似是制度埋没了人才,但真人才,总会在其它地方大展身手。埋没人才的不是制度,而是人才自己。

      唠叨了这么多,也没有说出什么针砭时弊的话,是因为我知道,好与坏,都是我们的主观意识,是非功过都不存在,我们做不到客观评价,看的惯的看不惯的,都只能用一个Interesting去评价。

      一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预祝高考生前程似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