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烟火简友广场散文

【读书】成功定律——读《梁思成传》

2021-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牧牧与晴

                      成功定律

                          ——读《梁思成传》

        “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对于民族本身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沉的民族自尊。”这是梁思成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一本书是不足以记录这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的生平,可是我们从中亦可以窥见这颗珍珠熠熠生辉的诞生过程,在此探究梳理一点其成功的定律。

        中国人讲究出身,家庭背景往往左右一个人的生活和前程。我们抛开封建观念的缚束,单单看看他的出身,特别要说说他和父亲梁启超。

      梁启超在《公车上书》时曾说“吾辈之责任是不作亡国奴,而是救国救亡,民族复兴。”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梁启超先生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积极践行革新,虽屡屡受挫但是爱国的情怀、民族的责任担当以及他先进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都对儿子有着莫大的影响。

      于梁思成而言父亲是人生的导师,更是可以交心的朋友。开明的父亲给梁思成童年生活带去快活自由,“双涛园”的梁思成甚至是顽童一枚。然而在求学的经历中,父亲却从不许他沾染京城少爷们的坏习气,坚持节俭、肯于吃苦、乐于奋斗,重视培养子女的“寒士家风”。在梁思成选择学习建筑偏离了父亲预设的人生规划时,同样也是得到父亲的赞同、理解和支持,并引导其走“学术救国”之路。引用孟子的话“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强调学校教育以外尊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性。编者感叹“30以前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30岁以后他才逐渐成长为中国建筑史的开创者和宗师。”

      婚姻生活对于一个人生活工作的影响不容忽视,与林徽因的结合虽然经历波折,然而两个有相同尺度的人必然会相互吸引。徐志摩的出现是对他们最大也是最好的考验,婚姻只有经受过考验才能历久弥坚,事实证明婚后梁思成夫妇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生活一度陷入窘境,甚至危及生命,他们依然是彼此的支柱,生活上相濡以沫。他们又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梁思成每一步成功,都有林徽因在背后默默的付出,女性的细腻使她对建筑具备独到的设计理念。外表柔弱,曾经的大家闺秀,拖着病体仍为丈夫分忧贤妻,也可以是中国李庄为一日三餐发愁的村妇。梁思成也主动担负起家务活,还会抽空与孩子们玩“打水漂”的游戏,教孩子们认地图。贾平凹先生这样说过“遇到灵魂的伴侣,会有三种感觉很暖,喜悦感,来源于与她的遇见;温暖感,来源于她的懂得;归属感,来源于她的陪伴。”梁林二人的遇见是永载史册的佳话。另外一位女子林洙也需一提,她是梁思成晚年生活的一缕阳光,她陪伴这位风烛残年、饱经风霜的老人走完人生最后的苍凉岁月。爱情本来的样子很简单,在生活中,眼里心里都有对方。

        梁思成个人的奋斗历程更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广泛的兴趣爱好形成了他独到的审美视角;绘画功底为他从事学习研究筑牢坚实的基础。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华求学期间梁思成拥有的很多荣誉性头衔和职务,诸如“最有才华的小美术家”“首屈一指的小音乐家”“一个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和“跳高王子”以及“美术编辑”“管乐队队长”“爱国十人团”“义勇军”中坚分子,后来的从教过程中更是能以优美精确的绘画板书给学生以直观的指导。对于中国古建的热爱迫使他不惧艰辛,翻译学习《营造法式》让他开始了中国古建的研究之旅。然而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学术救国”之路困难重重,西南联大校舍的设计稿从楼房改成平房,从平房改成草屋,这位建筑大师痛哭流涕,这不仅是学术的悲哀,更是民族危难的切肤之痛。一部震惊世界的《中国建筑史》经历漫长艰难的调研、积累、创作、修订过程,创作环境的艰辛难以想象。车祸遗留的伤痛对于考察工作更是巨大的挑战,驴马、步行、迁徙、草舍、油灯、饥饿、伤病、死亡、轰炸,这一切的一切可能就是所谓“天降大任”吧!新中国成立让梁思成迎来短暂的创作春天,国旗、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还有城市规划建设,无不彰显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显现学者的高瞻远瞩。即使被卷入政治漩涡,他依然坚定对党的忠诚。当然看着那些古建筑因为无力保护而被摧毁他的内心亦是在滴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之路,梁思成先生的成功定律无以复制,但是发人深省,放弃是最简单的选择,坚持是最勇敢的担当,退宿是懦夫的寄居壳,坚毅是强者的铁布衫。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先生因病去世,距今已有半个世纪。我国建筑事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公路、铁路建设方面举世瞩目。若梁先生泉下有知也当欣慰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