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病毒的较量
01
如果不是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也许这本书《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依然会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蒙尘;
如果不是急剧攀升的感染人群,我不会对那个从未重视的微生物心生好奇:肉眼不可见的东西到底有什么能耐让开天辟地的人类束手无策、心生恐惧?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是美国最佳理查德~普雷斯顿的作品。这是一本纪实作品,书中的故事和人物都真实存在,书中的对话来自当事人的回忆,并经过多方交叉印证,真实可靠。
因为真实,所以书中的故事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因为真实,往往比想象残酷。
02
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少得可怜,但是还自诩要征服自然。
夏尔·莫内,一个离群索居的法国人。一次和女性朋友前往埃尔贡山的奇塔姆洞观光,回来后一周身体出现不适。
刚开始只是头疼,三天之后,开始恶心、高烧和呕吐。呕吐越来越严重,最后变成干呕。同时,他整个人很奇怪地变得冷漠迟钝,面部失去了所有活力,变成了一张毫无表情地假面,眼珠像麻痹了似地呆滞瞪视。
眼皮微微耷拉,仿佛一方面眼珠想要弹出来,另一方面眼睛又快要闭上了。眼珠本身似乎凝固在眼窝里,而且变成了鲜红色。面部皮肤发黄,有显眼地星状红斑。他越来越像一具僵尸。
变化的不仅仅是这些,他的个性随之改变,越来越阴沉易怒,记忆页好像消失殆尽,他没有失去神智,能够回答问题,但似乎不清楚自己身处何方。
可是,当莫内来到医院,医生做完检查,却无法解释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于是莫内辗转乘飞机来到内罗毕医院——东部非洲最好的私立医院。
然而,还没有等到医生的接诊,莫内流血倒地。医生拼尽全力抢救,无论把针头插进手臂的任何位置,血液都会在针头周围涌出来。
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杀死了他。死因不明。
最终在另一名救治莫内的医生谢姆·穆索凯医生出现类似的症状后,同事们不想失去这位人缘极佳的医生,一位名叫戴维·希尔佛斯坦的医生,出于职业的敏感,怀疑谢姆感染了某种罕见的病毒,于是他提取了患者的血清提交给各大实验室进行化验。
最终,结果出来了,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的一种,是目前所知唯一一种环形病毒。人类一旦感染马尔堡病毒,患者就会像遭受了核辐射,几乎所有的组织都会受到损伤,身体的所有孔窍都会出血。恐怖的不仅仅如此。
而马尔堡病毒来自哪里,人类对它一无所知,就如同现在被称为人类杀手的HIV——艾滋病病毒,人类饱受它的摧残,却对这种病毒的来源一无所知。
马尔堡病毒突然出现在夏尔 ·莫奈和谢姆·穆凯里医生身上之后,再次变得无影无踪,谁也不知道它去了什么地方。它就像在地球上消失了,但是病毒从来都不会真得消失,只会躲起来。
这种病毒,好像和人类玩捉迷藏,藏起来等待勇敢不怕死的人类去寻觅。
也确实有一批人冒着生命危险走入奇塔姆洞进行考察,意图找到马尔堡病毒的藏身之所。之所以选择奇塔姆洞,是因为另一个男孩——彼得·卡迪奈尔,一个10岁,健壮活泼喜欢聊天的男孩,仅仅是来到非洲与父母相聚并短暂的一次旅行之后,匆匆结束了生命。
从父母带他到医院就诊到死亡,时间出奇的快,从和医生聊天到最后皮肤肿胀鼓起,皮肤下大量出血,仅仅不到48小时。
孕育一个生命需要10个月,长大成人需要二十年,而摧毁生命只是一瞬间。病毒对人体毁灭的速度尤其惊人。
医生分析了他的血清,确认是马尔堡病毒。于是有关卡迪奈尔的行程纠缠着医生。到底他去了哪里?又是以何种方式感染了病毒?经过询问他的父母,医生们发现一个熟悉的地方——奇塔姆洞。
莫内和卡迪奈尔都去过的地方,也是唯一有交集的地方 。于是,一群人打算去考察,想找到马尔堡的老巢。
03
约翰逊和探险对成员做好万全准备,打算进洞找到那个“魔鬼”。野生生物学家、科学家、医技师,以及大量的豚鼠和猴子。约翰逊认为,要是发现有猴子或豚鼠发病,就能从生病的动物体内分离病毒,从而顺藤摸瓜搞清楚动物怎么感染上的,从而抓住”马尔堡病毒“。
然而,这次实地考察以失败告终。没有一只动物发病。所有带入洞中的动物,都健康的活着。他们连马尔堡病毒的半个影子都没有抓到。
人类还是无从得知病毒在大自然里的何处生活,无法搞清楚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什么。
而病毒却像个幽灵,随自己的喜好,想出来时,猛然袭击,让人类措手不及,以为会灭顶;正当人类恐惧至极,茫然无助时又悄然转身,消失的无影无踪。
好像,它们手里有掌控人生死的权杖,权柄一指,惩戒一下傲慢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类,不要无视自然,贸然越界;惩戒够了,又悄然收回权柄,闭目养神,等待下一次的执法。
在病毒面前,文明真得不堪一击。在自然面前,人类真得渺小如蝼蚁。叫嚣着要征服自然,与天斗,与地斗,到头来被揍得伤痕累累的永远是人类。
如果不是人类的贸然侵犯,病毒怎会不请自来?如果不是人类的妄自尊大,又怎会换来自然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