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啬《道德经》8-59
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发生,不知道会发生的这么快,来的猝不及防。距离东方甄选一炮而红似乎并没有太长时间,短短的进度条怎么可以承接下这么多巨量的爆发,陨落,反转,云起,然后云落。
依然喜欢俞老师,喜欢董宇辉,也更相信这对CP不可能走到尽头,现在不是,未来也不会。
但依然还是会对他们这种级别能力财富都难免被裹挟,身不由己,升起没办法遏制的悲哀。
渴望自由,通常会说财富自由,时间自由。似乎只要财富足够自由自然就会到来。
看看俞老师,董老师,自由了吗。
宇辉反复挣扎着拒绝,拒绝卖货,拒绝电话,拒绝采访,拒绝资本,越拒绝,肩上扛的责任反而越背越重,直至现在,无法拒绝。
俞老师,反复叫着说大家不满意可以让他下课,巴不得下课的他,没办法自己主动下课。
两个原本只是爱读书,想做文化的忘年交小朋友,别别扭扭的承担一切,在潮起潮落中被浪花摔打,完全没办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自由,什么是自由,在自己的底层框架下拥有选择的自由而不被任何框架绑架,才能达成,外界的束缚和自己的责任或道德束缚都是约束。
宇辉的故事从未停止,对俞老师的讨伐不会停止,这对CP你来我往,就像一场行为艺术。好在,是一场不难看的艺术。对他俩来说,也是一场没办法出局但也玩的很开心的游戏吧。反正,治人事天,莫若啬。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注解】
对懂得道的规律的人而言,侍奉天地,治理百姓,没有什么比爱惜精神、收敛知识更好、更有效的方法了。
所谓爱惜精神和收敛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尽早服从“道”的规律;早日服从“道”的规律,就会尽早重视积累德行和尊重禀赋;注重积累德行与珍惜赐予的禀赋,则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攻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就没有人能探知到他的极限在哪里;力量大到仿佛没有极限,就可以拥有邦国,成为管理者;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根本大道,就能保证整个国家长治久安。这就是之所以能够根深蒂固,以致长久生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