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遇到面: 牛肉面背后的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民族交流与融合是一个探讨不完的主题。
而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提供最初可能的,是人们对食物的不断追求和善变的饮食习惯。原本属于某一民族特色的食物,在民族间的相互磨合中,总能在一段时期内调和出适合各个民族舌尖共享的味道。民族间交流不止,这种调和也就永无止境,恰好中华民族的历史又漫长得足以带来很多变数,所以与饮食有关的传统就在时刻更新。
正如张光直先生所说,“饮食在理解人类文化方面的价值,正是在于它的无限可变性”。
牛肉面的发明者,目前看来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回族人马保子。他于民国初年开始经营牛肉热锅子面,逐步将“牛肉面”推到地方特色饮食的地位,由此也开创了今天的“兰州牛肉拉面”的市场招牌。
但牛肉面发展到今天,几经变化,它的民族和地域属性,已经很难界定。牛肉面,不仅在国内发展,也通过台湾远播海外,而后又返回中国大陆,这一过程中,牛肉面经历了更复杂的文化碰撞和交融。
一、牛肉和面的相遇:天时、地利与人和
饮食习惯变化的频繁,导致今天所谓的“传统”美食,也不过一两百年的历史。
然而,组成牛肉面的主要食材——牛肉和面条,却都是相当古老的存在。食牛肉,可以从人类开始养牛算起,农耕文明下的民族虽视牛为重要的生产力,但还没有死板到将牛肉列为禁物,而且牛总会老去死去,最终仍然会成为人的食物。而且相比之下,古代游牧民族对牛肉的需求量会更大。而中国人吃面条的历史,也被2002年在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的一碗面条遗存,一下子提早到距今4000多年前。
牛肉与面在漫长的共存历史中,彼此其实并不陌生,它们难免会在餐桌上遇到,偶尔也会被撮合到一起。事实上,只要彼此不相克,这种偶然的相遇就会是件很自然的事。比如清朝人吴敬梓所写的《儒林外史》中,就有这样一句:“(众人)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箸牛肉面吃了,各自散去。”然而,这样的“萍水相逢”没有让牛肉和面成为深交,“牛肉面”在清朝,还还不足以被作为一个饮食文化现象来探讨。
一碗具有文化价值的牛肉面,不只是牛肉和面的简单组合,而应该是一种对于优质食材、味道和各民族饮食习惯的整合,或曰调和。在这种调和中,牛肉和面的相遇,发生的是一种奇特的化学反应,让这种看似简单的食物组合,跨越地方和民族的鸿沟,用今天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就是成为一种爆款美食。
自古以来,兰州就是一个交汇之地。从地理位置上看,兰州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水草丰美的甘南草原盛产牛羊,河西走廊则是一个著名的粮食产地。因此历史上的兰州,长时间地接受着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双重滋养,这样的环境十分适合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根据学者的研究,兰州地区在元朝以后逐渐形成了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众多现代民族共同生活的局面。甘南草原藏族的牛肉,汉族人在河西走廊种植的一种十分适宜制作拉面的小麦“和尚头”,以及种类足够多的香料,都已经齐备。它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走到一起。
这个时机,就出现在一个叫做马保子的回族平民身上。
明朝初期,回族聚居区在兰州出现。稳定的生活环境,最有利于食物制作技艺的提高和饮食文化的形成。回族饮食文化在清朝走向成熟,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清真”的名号被作为回族饮食的文化特征。回族人善于经商,经商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也有精神的信仰。在伊斯兰教信奉的经典《古兰经》和“圣训”中,有大量关于经商的训导,商人的地位是得到充分肯定的。
1915年,小商贩马保子开始在兰州城内挑着担子,沿街叫卖他的热锅子面。热锅子面是一种快餐,是将已经煮熟的面条回锅烫热,再浇以牛肉汤,撒些蔬菜增色。这种热锅子面汤头香醇、价格实惠,马保子的生意自然也不错,不过他并不满足。后来,他多次尝试着改进牛肉汤头,并于1919年在兰州东城壕外盘下一个店面坐堂经营,面条改为现场制作,和熟面烫热的做法相比,提高了顾客吃面的口感。1925年,马保子的儿子马杰三接手了父亲的面馆。在马杰三的不断钻研下,牛肉面的味道持续改进,面馆的名字也改为“马保子清汤牛肉面”。
兰州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成就了“天时”,藏族的牛肉与汉族的粮食便是很好的“地利”,回族人精巧的调制促成了“人和”。从兰州流行开来的牛肉面,与其说是历史传统、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综合产物,不如说是兰州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共同撮合了牛肉与面在最好年华的相遇。
二、声名鹊起的牛肉面
牛肉面在全国的名声,确切地说,当是盛于马杰三将牛肉面馆改名为“马保子清汤牛肉面”之后。马杰三兼有守成者与创业家的双重特质。
据曾任兰州市工商联副主任的李馨园回忆:“除按照原有的方法精心制作外,马杰三特别在牛肉汤的清字上下功夫,在味字上求发展,在质上求实效。……用马杰三的话说,他们的牛肉面就‘汤要清着亮,肉要烂着香,面要细着长’。”
和父亲相比,马杰三更有商业头脑。他很会提炼自家清汤牛肉面的精髓,并能用既简练又具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清,指牛肉汤要清亮;白,指面条要白净;绿,指撒上的蔬菜要绿;红,指辣子油要红。这个总结性的表达,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一个产品确立了规范,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天的兰州牛肉拉面就是这个规范的继承者。
与名人结缘,也是牛肉面能够在全国范围迅速成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20世纪30年代,被誉为“华人说吃第一人”的唐鲁孙作为随行记室赴西北考察,在兰州吃到了马杰三的清汤牛肉面。出身仕宦名门的唐鲁孙自幼出入宫廷,年轻时便有游历全国的经历,见多识广,对于各地饮食尤其注意。而这一碗看上去朴实平常的牛肉面,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在《什锦拼盘》一书中记下了面馆的一些影像:
我们去西北考察,在上海出发之前,就听说兰州有一家天下闻名的牛肉面馆,叫“马保子”,这家小面馆就开在省府广场左首,走几步就到。当时民政厅厅长水梓、外交特派员黄朝琴都不时光顾。既到兰州,当然要去尝尝,又有水、黄两位向导,招呼得自然特别殷勤周到。马保子是一座没有招牌不挂门匾的砖砌的小楼,楼上待客,摆了几张小八仙桌、几把矮条凳,墙上倒是挂了不少名人写的对联条幅。此外除了碗筷、油瓶、醋罐之外,空无所有。
……
兰州的牛羊肉,因为风高草劲肉嫩而肥,并且毫无膻气。马保子选肉严格,只用上品腿肉,肥瘦分开,全都切成骨牌块大小,头一天用小火炖上一整夜,绝不中途加水,更不放芹菜、豆芽、味精之类的调味品,所以清醥肥羜,自成馨逸,汤沈若金,一清到底。大约从天蒙蒙亮就下板营业,到了十一点一大锅牛肉汤卖完,就上板收市,请各位明日早光啊!水梓兄是本乡本土人,对马保子知道得最清楚,他家做生意眼光看得远,准备工作认真仔细,吃苦耐劳敬业不懈,拿他这种精神持之以恒,做什么生意也不会失败的。
上面的回忆文字中,透露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信息。
首先,20世纪30年代,马保子清汤牛肉面的名声早已不局限于兰州一地,甚至甘肃一省,而是“天下闻名”。当然,“天下闻名”这种程度的褒奖,从一个原本对各地美食多有挂念的人嘴里说出,是需要打一些折扣的。不过,吸引政府官员的不时光顾与饭馆墙壁上的名人题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出牛肉面不俗的关注度。
其次,马保子清汤牛肉面虽是一家回族清真餐馆,但面馆的装饰陈设却是浓郁的汉族风格——八仙桌、矮条凳、名人条幅,只在整体简单朴实的风格上,体现回族人的追求。
最后,牛肉面真正的品质担当,应该是清澈透亮的牛肉汤。其实要熬制这样一碗汤,除了不惜时间的耗费外,还需人工不间断地撇去翻滚出来的浮沫和油脂。唯有清澈见底,才不负“清真”食品的美誉。所以不管是马氏父子,还是像唐鲁孙一样的美食鉴赏家,都于汤清一事十分注意。
牛肉面的另一位推广大使,是于右任。父亲是陕西人,母亲是甘肃人,于右任对牛肉面的感情,一半源于陕西人对面食的热爱,一半源于他对甘肃的关注。和唐鲁孙文艺范的表达不同,于右任对牛肉面的喜爱和宣扬,是一曲慷慨激昂的秦腔,直接、粗犷、浓烈。
据民间传说,20世纪40年代,一位国民政府要员大胡子先生于兰州期间,常低调光顾马杰三的牛肉面馆,到店只管闷头大吃,吃完必“简单粗暴”地给好评。这位要员就是于右任。离开甘肃后,于右任不管到重庆,还是后来到台湾,都常夸赞牛肉面的好处,可谓一个不拿面馆分毫却致力宣传的最佳代言人。
马氏父子两代回族人的卓越经营,各方食客的口耳相传,让牛肉面在仅仅30年间,便成为兰州的地方特色美食。
三、兰州牛肉拉面的崛起:牛肉面从“地方特色”变为“大众快餐”
建国后,20世纪50年代的公私合营中,马保子清汤牛肉面馆汇入了国营企业,马杰三被派至兰州饮食公司西固饮食商店工作,“文革”中被安排在兰清阁收拾碗筷。1979年,在提出恢复“马保子清汤牛肉面”的时机里,马杰三却因身体不适被送进医院,三天后即去世。
此后,我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开创者退出历史舞台后,后来之人(多为马氏后辈)纷纷自立招牌、自称经典。兰州的牛肉面店不再是一家独大,而是犹如枝叶般散开。
马保子清汤牛肉面馆时期,一碗马保子清汤牛肉面在当时的售价是八个铜钱,被兰州人称为“八大”,这个价格不是一般平常百姓能承受得起的。马氏父子的经营理念,是“面随汤走”,牛肉汤和牛肉面的成功,都是熬出来的,汤一旦售完即关门谢客。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去解释,马保子清汤牛肉面属于限量发售的精品,或者说是一种轻奢品。
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牛肉面从发源地兰州走向全国的过程中,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价格降了下来,牛肉面成为一种平民食物。换句话说,牛肉面之所以能够从“地方特色”转变为“大众快餐”,不仅是因为它迎合了不同的趣味,也是因为它迎合了当时平民的消费能力。
兰州牛肉面在全国的成长,和沙县小吃有许多相似之处,难怪他俩会被编排在一个段子里。
牛肉面在从地方特色变为大众快餐的过程中,不但“兰州”被强调了,“拉面”的面条形态也凸显了。面馆的名字里有没有一个“拉”字,是牛肉面在外地和兰州的显著区别。以牛肉面正统自居的兰州,从不承认他们的这一地方特色是“牛肉拉面”,而坚持以“牛肉面”自称。而开在外地的牛肉面馆,有的甚至连“牛肉”两字都隐去,也绝不放弃“拉面”的叫法。比如,在全国崛起的“马兰拉面”,虽源自兰州,却因“不伦不类”而无法在兰州本地生存。
一字之差,反映的是牛肉面在走向全国的过程中做出的某些妥协。“牛肉面”代表的一种美食传统,这个传统来自马保子清汤牛肉面,它是一种将面融进汤里,汤面成为一体的一种整合性的食物。而“牛肉拉面”更多的是为了让人吃一碗面,管你快速吃饱好去工作。兰州人之所以不认同“牛肉拉面”的叫法,大概是因为它片面理解了兰州的这一地方美食传统。
可是,好像也没有办法,称呼“牛肉拉面”的人毕竟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