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读书心理

读《社会性动物》

2019-03-01  本文已影响4人  东十八月

文/方禾

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被称为社会‍‍心理学圣经。

观点一:‍‍人是社会性动物

你我或许喜欢孤独,喜欢安静,甚至离群索居,但我们仍生活在社会的网络之中。我们的一切都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也说过:人是他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观点二:情景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证明了情景的力量。(也证明了人性的脆弱,以及人的多面性。还证明了权力对人的腐蚀。以及人面对权威时的软弱。)

二战时期,参与屠杀的德国民众,他们的平庸之恶也证明了情景与角色的力量。人在某种情境下,会做出正常情况下不会做出的事情。

观点三:人的思维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保守。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知识与观念。

生物学上解释是,‍‍人大脑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理性的处理所有的信息。我会更多的关注并选择那些支持我们信念的证据,而回避那些与我们信念相违背的证据。

‍‍我们总是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回避负面的信息,‍‍强化正面的信息。很多时候,我们的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自身行为的解释。

观念四:无论我们是否察觉到,从众是普遍的心理状态。

我们总是有意或者无意的附和别人的观点,而那观点也许我们并不同意。

(投资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不从众。)

观点五:‍‍据此如果你想拉近与一个人的关系,不如让他帮你一个忙。

有趣结论:

1不完美效应:尽管能力超群会使我们显得更具有吸引力,但一点瑕疵会让我们更有吸引力。

2人际吸引即:我们喜欢那些只需付出最小代价便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大奖赏的人。

3自身具有安全感的人,不太可能去接受某个不期而遇的人主动示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