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都是向下疼的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天,好不容易停了,窗外的汽车声稀稀疏疏,楼下的人声似有若无,孩子和他爸躺在床上发出了呼噜呼噜的声音,一切都静谧而美好。唯我思绪万千,剪不断理还乱。
1.
宝宝白天有点流鼻涕、打喷嚏,我有些紧张,怕他感冒了,但也没过分在意。
晚上约了久违的同事一起吃饭。我俩一起共事了7年,穿过同一件衣服,睡过同一张床,情同姐妹。但因工作调整,终是各奔东西。
饭桌上,我们各自照顾着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太多精力和心思好好叙旧。宝宝咳嗽了两次,我的心一下子揪成了一团,焦虑不安地吃完了饭。赶紧用包巾包住他,下楼打车回了家。
好在回家后,情况尚好,绷紧的神经总算得以放松。
2.
我小时候总爱生病,每逢冬天,总是躲不过感冒。每次一感冒,必然咳嗽不止。
父母总是很紧张,如若我多咳几声,父亲就会阴沉着脸说:稳到点,那么使劲咳干什么?少咳几声。
但是咳嗽这种事情,是稳不住的,欲抑还扬,短暂地压制只会换来更剧烈地咳嗽,届时脸会涨得通红,人看上去更蔫。
于是父亲总会来一句:走,去看看医生。
然后我就被领着去了诊所,父亲总是跟医生说:把药用好点,咳得厉害,看是打针还是输液。
记忆中,为了我能快速好起来,少遭些罪,输液的时候占多数。虽然我自己并没有觉得咳嗽有多难受,但在父母眼里,这就是天大的事,必须赶紧治好,才不会难受。
输液的时光总是快乐的,在物质不那么丰富的年代里,父母轮流陪着我,总是竭尽所能满足我的要求。平时喜欢吃的零食通通可以报上名来,不肖片刻就会摆在我的面前。
输液后,父亲总会背着我回家,生怕他的宝贝女儿走路走热了再次受凉,加重咳嗽,哪怕那时我已10多岁。
3.
曾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幼儿园门口站满了人,而养老院外却空空荡荡?
一个高赞的回答是:那是因为最爱他们的人已经不在了。
是的,谁又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人的心都是向下疼的。但是孩子却总是想要脱离父母,展翅高飞。在父母老后,少数人甚至觉得他们是累赘,转头却又对自己的孩子极其溺爱。
我来省城工作,父亲是有微词的。正因怕父亲不同意,在尘埃落定后,我近乎以通知的口吻告诉了他真相。
父亲很是失落,但仍是关心。他说:那你又要从头开始了?以前的工作经历算不算?
我说:算。
他不再说什么,眼神中的落寞孤寂,让我不敢直视。
4.
到了省城后,回去的时间就少了,父亲总是盼着盼着,时不时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去。
去年10月份回去了一次,饭桌上,一家人觥筹交错,开心地谈着我在新单位的情况,以及他们在这段时间里的见闻。临近尾声,父亲说:以后这样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就少了。我不敢回答,更不敢看他,怕看到他的一脸失落。
以前在小县城里,每周都有那么3-4天陪他一起吃吃饭,逛逛街,他也很享受这样的时光,而突然,他的幸福生活就变样了,一时之间他肯定难以接受。
而我,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肚子里宝宝的将来,竟根本没跟他商量,就决定要离开。现在想想,若是一开始好好跟他商量,他也不会不同意,但我却选择了临近调动才告知他结果。
5.
宝宝出生后,越发能感受到那些年父母对自己爱得有多深沉。用母亲的话说便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以前觉得她说得太夸张了,也根本无法体会她的爱有多深,而如今自己活成了她的模样。
有了宝宝后,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他的动态,饿了、困了、难受了……都会第一时间去安抚。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我紧绷神经。
人生最怕子欲养而亲不待,最疼爱我的母亲已离去18年了。她离世后,我难受到一蹶不振,抑郁了好些年,最后才走出来了。我总在埋冤自己,也许那时候多听听她的话,多抱抱她,多理解她,她也可能不会出事。自己还没开始敬孝,她却不在了。可埋冤也好,难受也罢,终究她不在了,连一个拥抱都成了不可能的事。
于是乎,我决定加倍对父亲好,把对母亲的亏欠都弥补给父亲。所以大学毕业,我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到他身边工作,常常陪在左右。而如今,虽离得不远,却难以时时陪伴。父亲也已年近八十,能与之互相陪伴的时候已然不算多了。而我能做的,也就是早点买下房定下来,将他接至身边,多尽尽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