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踪走万里路

北京:三千铜铃流梵音-天宁寺塔

2019-06-16  本文已影响30人  2018栏杆拍遍

         天宁寺位于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外,毗邻西二环路。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清代著名文人、《日下旧闻》的作者朱彝尊有《寓天宁寺诗》,诗中有“万古光林寺,相传拓跋宫”之句。隋代时称“宏业寺”。到唐代该寺名叫“天王寺”,现寺山门前西侧立一大碑,上书“唐代天王寺”。到辽代,因古契丹人信奉佛教,辽朝又利用唐的幽州作为辽的五都之一南京“燕京”,又称为“析津府”,故在燕京广建寺院。天王寺因位于燕京城的宫城旁,则更是大规模的修建,并修建一座高大雄伟的砖舍利塔以弘扬佛法。天王(宁)寺塔不但是北京最古老的砖塔,现在还保存完好(有的资料说天宁寺塔建于辽代,但有的资料和古诗文说此塔建于隋代)。到金代,金在辽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华门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章宗时修建得更为辉煌,并改名为“大万安寺”。在元初,该寺随豪华的金中都毁于兵火,但唯舍利塔尚存。在明初,明成祖朱棣下旨重修该寺,天王寺在明正统年间又重修时改名“天宁寺”(有的资料说是明宣德年间改名天宁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和清代乾隆年间都曾重修。

         天宁寺外观雄伟壮丽,因而受到各界人士的赏识。明万历年间,当时刚被尊为皇太后的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为了抬高和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为了给自己和皇帝祈福,看到天宁寺塔后非常喜欢,也想建一座这样的塔。万历四年(公元1570年),她在北京西郊八里庄建造 了一座规模很大的慈恩寺,寺中的砖塔(即“永安万寿塔”,俗称“玲珑塔”),就是按照她的旨意仿照天宁寺塔而设计修建的。两座塔外形、高度相差无几,故民间将这两座塔称之为“姐妹塔”。(关于“永安万寿塔”,请看本博客:推荐阅读

        下图:天宁寺塔     (在天宁寺山门外拍摄) 石幢上的文字为: 公元二00四年   唐   天王寺故址     

 下图、“敕建天宁寺” 山门 

 下图:  “ 天宁寺塔”简介

下图: 接引殿和天宁寺舍利塔 

下图: “接引殿”对联: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静梵    运台馣霭香云宝相现慈因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供接引佛,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接佛缘。

   下图:  弥陀殿 

下图: 药师殿

 下图:弥陀殿

下图:舍利塔全景

   下图: 舍利塔近景

 下图、舍利塔简介

                                                         关于天宁寺

        天宁寺建造时规模宏大,分中路和东、西三路,现仅存中路。中路有山门殿(韦驮殿),山门前有高大古槐两株。山门上书“敕建天宁寺”。山门殿内前供弥勒佛,后站持杵韦驮(表示寺庙不欢迎挂单和尚)。山门殿后为前院。前院正北为寺的主殿接引大殿,殿门上书“接引殿”。门前对联东书“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静梵”,西题“运台馣霭香云宝相现慈因”。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供接引佛,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接佛缘。大殿前有碑刻数方,其中有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碑。接引殿前过去有大殿释迦殿,接引殿后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在院中。舍利塔院宽阔,东、西亦有配殿,东为药师殿,西为弥陀殿。塔院后为清幽的四合院“兰若院”未开放)。

        天宁寺舍利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砖塔修建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平台上。大平台上是两层八角形平台塔基,塔基上为雕有莲花、狮头、佛佛、力士等雕刻的莲花座。莲花塔座上为高大的塔门层,塔门层以上为十三层密檐塔层。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级别,一般为皇家特许。

       天宁寺塔上过去每层还悬挂有铜塔铃,迎风作响,悠扬悦耳,声闻数里,到清代铜铃渐落。在《京城古迹考》中记:“天宁寺...据寺僧传册所记,上有铃2928枚,合计重10492斤。风雨荡摩,年深钮绝,见次零落。亦颇残缺矣”。

       1988年1月,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塔与北京西郊八里庄的“玲珑塔”被称为姊妹塔”,因为玲珑塔是根据李太后的懿旨仿照天宁寺塔修建的。关于玲珑塔,详见本博客专文。

          全文完

原题:(原创) 三千铜铃流梵音-天宁寺塔

2011-10-09 08:56     发表

2018.12.31    阅读(1349)| 评论(3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