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产品总结之——H5活动篇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2099/2abb66ed5ff684a8.jpg)
周六,看完了龙应台的《目送》,一本5年前买的书,断断续续看了几年,今天才看完。
有时候我们对生活是无力的,其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两周的工作忙到不想工作,天气又冷,本来给自己定的周更目标当然也就没能实现。
但是想想2018年就要过去了,本着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还是要对即将过去的2018年做一些总结的。
做总结有好处,可以回溯过去的热闹与不堪,以期能够为下一次的战斗做准备。
2018年对小胖来说是极不普通却又似乎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的一年,这一年的变动很大、很波折,但是另一方面生活也并没有赏赐什么礼物,更多感受到的可能还是惩罚。但是,自己种下的果子,即使再苦也要自己吃掉,还要笑着吃掉。
2018年小胖做了一些产品,有失败的、也有一些小成就,想想对大家还有一些借鉴意义,所以就当是在自我总结的同时也能够让看到此篇文章的小伙伴少踩一些坑吧!
2018年小胖做了H5小游戏(很多个)、电商小程序、广告推荐平台等等,接下来就挨着给大家总结一下这些个里面的过程和事后总结的一些方法论,希望能够给大家在来年带来一些细微的帮助。
01 从网易《H5匠人手册:霸屏H5实战解密》说起
说起H5小游戏各位产品和运营的小伙伴并不陌生,也许每天在朋友圈都会见到那么一个两个的,但是要说最出名的当然还是网易H5团队做的H5小游戏,每次都能带来刷屏的效果,所以,他们也在今年出版解密其H5运作方法论的一本书《H5匠人手册:霸屏H5实战解密》,正在从事相关工作的小伙伴可以买来研读一下,肯定会收获不少。
行业内对网易H5团队的设计方法论已经有许多同仁在剖析了,小胖这里就不在狗尾续貂了。
当然,小伙伴们也都知道像易企秀、初页、MAKA等H5模板运营工具,也是经常使用,小胖今年做的就是类似的一款产品。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小胖做的这款产品是供内部同事,如市场部、分公司、事业部去使用的,并不在市面上作为单独的SAAS产品售卖,好在已经有内部小伙伴在使用了,效果据说还不错呢。
那么,在经过接近200天从产品策划、产品开发、产品上线到业务推广使用、产品多次迭代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论可以使用呢?
02 H5活动的方法论公式:活动主题 X 产品设计开发 X 活动规则 X 社交传播 X 奖励 X 渠道 X 安全管控
1.1 项目过程
由于不仅仅是做一款H5游戏,我们是要做一个可以后台灵活配置规则、前端灵活配置图片、图案的SAAS产品,我们在前期的需求调研和需求讨论工作还是做得很充分的。
在经过和需求部门接近半个月的需求讨论和梳理之后,我们完成了产品的后台和3个通用模板的规则梳理、原型设计和PRD文档的撰写,又经过1个月的开发测试,我们上线了第一个版本。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调优之后,我们正式开始了产品的推广使用,并不停迭代优化至今。
产品目前的核心数据如活动PV和UV都已达到百万级,还算是一个正常的水平。
1.2 小胖总结的方法论:总论
先上公式:一个成功的H5活动 = 活动主题 X 产品设计开发 X 活动规则 X 社交传播(裂变) X 奖励 X 渠道 X 安全管控
小胖在前边的12封信中给小伙伴们普及过产品经理的运营能力,其实针对这个H5的SAAS产品,小胖可以再来讲一次。
也就是在这个项目中,除了产品策划、产品设计和跟进研发测试上线、产品不断迭代外,我们要系统全面的去吃透H5这个产品,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这个产品得到更多人的使用,也让我们可以获得成功。
1.2.1 活动主题
像支付宝的“集五福”、像我们经常看到的“人格测试”、“心理测试”这些,活动主题是活动能够迅速传播的关键要素。
1.2.2 产品设计开发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除了要遵循产品设计的思路和正确研究的逻辑外,一定要紧跟主题,让活动主题能够最大限度的跟技术开发进行结合,进而可以让用户体验更为顺畅。
1.2.3 活动规则
一个活动发出去后,让用户怎么参与,用户参与后有什么好处,或者只是好玩?一定要把规则讲清楚,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投诉和麻烦。
1.2.4 社交传播(裂变)
一个H5活动的成败就在传播这个节点上,用户为什么传播,怎么才能让用户传播;一些可以促进用户进行二次传播的套路或者方法,都是哪些?
1.2.5 奖励(奖品)
一个H5活动的第一目的很重要,是为了宣传品牌,还是未来带来关注?当然老板们都想这两个都一起得到,只能说很难,一个都很难。
1.2.6 渠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个活动设计的再好,如果最后没有一个好的渠道、没有一个初始的用户群去传播和扩散,就更遑论裂变和更深层的传播了。
1.2.7 安全管控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在别人的地盘上鼓捣事情,就要遵守裁判的规则,不要尝试突破规则,不然会死的很惨。
2.1 小胖总结的方法论:活动主题
一般的微信生态H5活动宣传都是集中一些大的节假日,如国庆节、重阳节、圣诞节、春节等等节点,因此,在设计H5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紧跟节点,这样一方面用户不会特别反感,因为同时期一定是有很多个同类H5活动在朋友圈传播,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用户在节假日的心态是相对放松的,也有时间和更加容易接受一些活动的传播。
第二点,除了这些重要的节假日,还有一些非线性的活动,比如根据一些时政新闻和热点,快速跟进一款H5的设计和传播往往效果更好。
第三点,不要重复使用同一个主题,也不要模仿一些已经在朋友圈成功传播过的案例,这样会让用户觉着你的品牌很low。
2.2 小胖总结的方法论:产品设计开发
H5产品是在微信生态里诞生的一个垂直场景产品,其核心为充分利用用户的社交关系链和社交能量,一般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
所以H5的SAAS产品就更为复杂一些。我们不但要设计移动端的产品规格和交互,又要设计中台的能力。
移动前端:
一般包括活动的主流程、活动锦囊、活动分享、排行榜、点赞榜、背景音乐等。
活动的主流程及用户点击链接后,主要的活动主题(上述),用户在这里可以单独完成一个“有趣”的闭环;当然,也可以是“利诱”,这步做好了,就会有接下来的分享、排行、点赞。
中台:
主要包括用户权限的管理、活动模板的管理、奖品管理、数据看板、活动管理等核心模块。
权限的管理要在一开始就想好,分多少层级、谁可以建、谁可以编辑这些;当然,最看中的还是奖品的管理和发放,一般分为自动发放和系统自动发放(红包居多,坑也最多);最后是活动的数据结果,多少人参与、多少人传播、多少人新关注、多少人新注册,这也是产品价值最终的证据和体现。
2.3 小胖总结的方法论:活动规则
活动规则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H5活动的灵魂。
规则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严谨的逻辑的一面,一个活动规则要尽量把所有的情况穷尽,这样可以避免用户“薅羊毛”和“碰瓷”;另一方面却是情绪化的一面,一个活动要尽量设计的有意思。
2.4 小胖总结的方法论:社交传播
社交传播是一个H5活动成败的基石。
第一,一般的H5活动都是需要具备分享功能的,因此对于分享的文案和图片(缩略图)的设计细节也很重要;
第二,排行榜、点赞是社交的基础组件,一方面形成用户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是用户已经习以为常的方式,分享传播成本较低;
第三,运营的小伙伴肯定想更多次的分享,但是这时候要给用户一个动因,要么是活动特别有意思,要么你怎幺付出点什么。
2.5 小胖总结的方法论:奖励
活动的奖励至关重要,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
显性的如红包、iPhone、优惠券等;隐性的像你的虚荣心(比如各种心理测试)、娱乐精神(IT工作人员的发量测试)。
好的H5设计肯定是隐性驱动的,但是毕竟好创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往往更习惯于用显性的方式(你有钱、你任性)。
奖励不等同于奖品,我们先说一下奖品。奖品分为实物奖品和非实物奖品。实物如iPhone手机,非实物如红包、礼券等。
2.6 小胖总结的方法论:渠道
一个H5活动做出来,这才是第一步,接下来怎么传播才是更关键的,也就是一个活动的冷启动怎么做?
我们总要圈定自己的目标用户,选好一两个渠道,进行第一波传播。有时候我们是为了测试再优化,有时候可能就会出现爆发,H5活动的可爱之处就在于这种不确定性,如果你喜欢,你就会觉着之前的一切辛苦都值得。
目前业界在用的渠道,首选肯定是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分析进行一次层的转化和传播;第二个还在用的渠道是短信渠道,点击短信里面的H5链接,一般跳转进手机自带的浏览器。从效果来看,短信的效果是不太理想的,建议多投公众号吧。
2.7 小胖总结的方法论:安全管控
这里说的安全管控主要跟公众号的规则有关,我们要始终遵循公众号平台设定好的规则以及在不断变化的规则。
在过程中最经常遇到也是最痛苦难过的案例很多都是集中在红包相关的功能上,如红包发送不出去(每个用户每天也有接收平台红包的数量限制)、发出去却又领不了,等等。各位小伙伴如果做类似的场景,一定要多注意、再注意!
第二个易错点就是关于分享和诱导分享的界定,这个主要集中在规则和文案上,核心原则一定不能设计强制用户操作的交互,尽量不要出现“分享”这个词汇,比如可以用“邀请”替代。
第三个既是坏事又是好事。一个H5活动,普通的,生命周期也许只有发布后的半天时间,因此,活动的高峰一般出现在活动发布后的2-4个小时内,这个时候如果用户参与量过大,我们的服务器压力是很大的,甚至于出现系统奔溃这样的大事故,因此,要做好压力测试、活动前备好服务器随时可以扩容。
3.1 总结一下
H5活动做了半年时间,上线后的数据量也达到了接近200万PV,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小中台产品。以上是小胖在半年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可以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
希望对正在阅读你有所帮助。
——爱你们的小胖子 2018.12.17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