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邻右舍:骨折之后的王奶奶无处可去!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以最快的速度接起电话。电话那头,则传过来一阵底气十足的抱怨声,听着声音我就知道是谁。赶紧的认错,好一阵子的安抚,对方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挂掉了电话,我擦擦额头的汗,对着电话苦笑不已,我都记不清这是王奶奶第几次打来电话,要求我们调解办去催赡养费的事了。几乎每一个季度,王奶奶的电话都会准时的响起。
王奶奶的事,我已经跟进了快四年了。在这四年里,几乎每个季度都需要我去催着王奶奶的大儿子送来赡养费,然后我给送过去。一年四次,次次都必须如此,弄的医院里的人,一开始都认为我是王奶奶的孙子,不然哪里会那么孝顺,每个季度都会按时去看王奶奶还给钱。
说起王奶奶的家事,还的从四年前,我刚接手的时候说起。那会王奶奶家的大女儿脑梗住院,王奶奶心疼女儿,一路小跑的去了女儿家,半道上闯红灯被一辆机动车给碰了,万幸没什么大事,但胯骨骨折。这一住院,就牵扯到了需要人伺候的问题,但大女儿脑梗,家里抽不出来人。长子一家直接表示没空,小儿媳虽然有空,但也不愿意来,只说要带孩子没时间。厂里没办法,只好把几家都叫过来,开个协调会,希望能给王奶奶安排一个安定的晚年生活。就是在那场协调会上,我们才真正的了解了这位看似“慈祥”的王奶奶。
王奶奶育有两子一女,长女张海燕,那年五十一,两口子都是我们市的银行工作,女婿还是个副行长,家中经济算是最好的。长子张建国,当时四十八,在我们厂干机修,媳妇没工作,在街上卖肉夹馍。一个儿子当时正读博士,一个女儿大学毕业留在上海。小儿子张长富,顶替了父亲的岗位进了税务局,媳妇也在事业单位,孩子都还小,正上初中。
在调解之前,按照我们的设想,大女儿家是排除在外的,因为按照我们的想法,大女儿既然脑梗了,本来就需要人伺候,不可能在分出人来。小儿子这边,要拿钱估计问题不大,但要出人伺候,可能会有困难,毕竟家里还有两个上初中的孩子。所以我们就把重点放在了大儿子身上,希望大儿媳能去伺候婆婆。然后叫大女儿和小儿子家多出一些钱,以补偿大儿子一家。虽然设想的很好,但等真的了解了这三家的关系后,我们却谁都说不话来了。
我们综合了三家的说法,以及王奶奶自己承认的事实,大概理出了一个脉络。具体的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当年,虽然大女儿和大儿子相差三岁多,但其实是同一年结婚的。甚至连两家的孩子都是同一年出生,唯一的区别是,大女儿家是女孩,大儿子家是儿子。当年王奶奶为了照顾女儿,丢下了刚生完孩子才三天的大儿媳,转而去伺候自己女儿月子去了。因为这事,大儿媳得了月子病,直到五年后生了二胎才算是调理过来。两家因此龌龊不断,王奶奶也就一直留在了大女儿家,直到这次遭遇车祸。
当时间进入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们厂遭遇了困难,下岗了一大批工人,这里面就有王奶奶的大儿子,自己孩子下岗,作为母亲肯定也是想帮忙。当时也巧,在税务上工作的张爷爷争取到了一个照顾名额,可以叫自己的一个儿子进入税务系统,本来想叫大儿子去的,但王奶奶认为大儿子才中专毕业,有些浪费了。不如留给正上大学的小儿子,就没给大儿子说,只是通过女婿在银行给儿子找了个烧锅炉的工作。至于工资吗,只能说是饿不死吧。直到零几年我们厂效益好了之后,这批老工人才回来。
大概九六年的时候,大女儿这边银行改制,下马了一批储蓄所,空出来的房子也挂牌出租或者出售,大女儿那会想买,但家里确实没钱,就想找王奶奶帮忙,但王奶奶手里也没多少钱。唯一手里有闲钱的就是大儿媳,主要是当时大儿媳是农村出身,在农村名下还有土地和宅基地什么的。正好碰上了拆迁,补偿了差不多三十多万,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巨款。
但王奶奶并没有说是大女儿想买,而是说你们姐弟合伙买。大儿媳当时考虑那个储蓄所的位置也不错,买下来今后说不定会有拆迁的机会,就同意了。但直到办房产证的时候才知道,房产竟然是大姑姐个人的,大儿媳当时就不愿意,要求还钱。王奶奶当时就耍了无赖,说钱是借的,不是合伙的。反正早晚都还你们,现在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把大儿媳气了个七窍生烟。最后两家因为这套房产打起了官司,但由于有王奶奶的证词,最后大儿媳输了官司,钱算作借款。后来2010年左右,那出储蓄所拆迁改建成了高档居民区。拿到了几百万补偿款的大女儿,才算是还了当初借的三十万。至于利息是一分钱都没给,以至于现在大女儿家和大儿子家的人,在街上见面都互不理睬。
至于小儿子那边也差不多。小儿子大学毕业后顶替父亲进了税务系统,找了老婆也在事业单位。矛盾还是生孩子的问题,当初小儿媳生了一对双胞胎,根本弄不了,想叫王奶奶去伺候月子。王奶奶却说自己腰疼不能久坐,况且你们的父亲一人在家没人做饭不行,就没去。但生来闲不住的王奶奶却去了北京,给当时正在北京上大学的外孙女做了陪读。说起此事,小儿媳就咬牙切齿,直言要钱可以给,要我去伺候门都没有。
说来说去,大儿子和小儿子一家,都只同意拿钱,至于说分人去伺候,没有任何商谈的余地。没办法,只好在转头去找女婿这边,但又碰了一鼻子灰。女婿现在是银行的副行长,工作十分繁忙,自己老婆脑梗都没料理,根本就不可能在去伺候老太太。况且对方直言,自己是女婿,根本没这个义务。至于老太太以前做的事,那都是帮女儿的,和他关系不大。至于说拿钱,也不可能拿多少,因为家里还有一个脑梗病人。最后还告诉我们说,养老是儿子的责任,女婿只是辅助,叫我们还是多做做儿子的工作吧!
回来之后,我们所有的人都傻眼了,这个工作怎么做?王奶奶从没退休的时候,就在女儿家帮忙,这一帮就是二十多年,两个儿子家的孙子辈都没看过一天。更不用这中间,还坑了大儿子一次,给女儿买了套商品房。现在胯骨骨折,要是女儿清醒还好说,可女儿脑梗躺在了医院,女婿根本不认账。谁能有本事去调解?没有办法,我们当时只好建议王奶奶走司法途径。
这官司一打就是半年,后来终于判了下来。三家根据收入情况,共同分担王奶奶的养老费用,大女儿家被判了一个月1200,大儿子家一个月600,小儿子家一个月1000。但就是这个钱,也是月月收不齐,大儿子家倒没什么意见,都是准时送到。大女儿家和小儿子家就麻烦了,几乎每个季度都需要我去催!这都四年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每个季度都要看别人脸色一回,还不是我自己家的事!我也是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