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颂中国传统文化读书让生活美好

【灯下夜读】子产不毁乡校

2019-08-14  本文已影响19人  关观
【灯下夜读】子产不毁乡校

《春秋左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大意是,春秋时期的郑国,子产执政。老百姓常常在乡校议论朝政。这时,一个叫然明的人觉得不妥,认为长此以往有损政府形象,上级的政策也不好落实到位,建议子产取缔乡校。

而子产却不这样认为。子产说,老百姓有好的建议,我就采纳;老百姓指出的问题,我就改正。我的执政正需要这样的监督,为什么要取缔呢?我听说,管理国家就好比治水,应该及时疏导,上下沟通,以免形成堰塞湖。如若平时不疏导,一旦决堤,那就是大错啊。所以,还是应该以忠善减少老百姓的怨言,不能以威权堵嘴,不让老百姓说话。

对此,孔子肯定子产这样做是对的,并定义为,这就是“仁”。

其实,我们学习子思在《中庸》里引用的孔子的话,“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不要怕大家议论,还要多听听大家的议论,多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要有子产那样的胸怀和格局,要努力做到孔子那样“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臆断,不独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这样的决策才能不跑偏,这样的管理才能不出问题。                                                  (天则2019081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