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菲利帕·佩里
2023-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云高风轻
前言
- 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为人子女,请多指教
- 也比较好奇各国都是怎么教育的
- 尊重个体的不同,尊重孩子
- 这本书速度一下就行了,人际交流都是相同的
观点
亲子教养的传承
- 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慌、恼怒、恐惧等等),最好把它视为一个警报。那个警报不是在提醒你,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了。
- 书中的观点是你不一定每次都能为自己的感受追溯到过去的源头,但它一定是存在的,请谨记这一点 , 我个人持保留意见,我对小时候好像压根没啥记忆
- 解决方案
- 是停下来自问:这种感觉完全是当下的情境和孩子造成的吗?为什么我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呢?有一个阻止自己冲动反应的好办法,就是对自己说:“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当下发生的事情。”先停一停,冷静一下。即使孩子确实有问题,需要你指引,你在气头上指引孩子也没有多大意义。这个时候不管你给出任何指引,孩子都只能感受到你的愤怒,而听不进去你想讲给他的道理
孩子的成长环境
- 你可能无法帮孩子消除痛苦,但是通过陪伴,而不是否认或推开他们,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煎熬的日子
- 为了处理分歧(争吵),你应该首先弄清你对环境的感受并让对方知道。下一步是了解对方对环境的感受,并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
- 从那个问题带给你的感受开始讲起,而不是先攻击或责备对方
- 使用“我陈述句”,而不是“你陈述句”;承认自己的感受,了解及承认对方的感受
- 不管那个要求是来自伴侣、父母或孩子,都要这样做。人际关系非常宝贵,回应对方的要求是维系关系的一大关键
回应孩子的感受
- 人类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动脑思考的。婴儿与儿童特别重视感受
- 切记,所有的父母都会犯错,重要的是纠正错误
- 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就像我们一样,通常会以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最初的孕育
- 对孩子抱持乐观心态,是一种必须养成的习惯
- 孩子也需要你的信心,才能茁壮成长
- 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去关心孩子,及时地回应他的要求,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 亲子关系是靠给予和接受的互动培养出来的
- 所谓给予和接受,是指父母与孩子对彼此的影响
- 呼吸的同步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关键
- 另一种与小婴儿互动的方式是玩互看游戏
- 有些人偶尔会忘了婴儿也是人.
- 在事情发生之前,你应该先告诉孩子即将发生什么事,并停顿一下。养成这个习惯很重要
- 获得足够关注的孩子会有安全感,不会为了人际关系而患得患失
- 我们养成倾听的习惯,并让孩子影响我们时,亲子教养会变得很有意义
- 孩子也是通过游戏来学习与同伴交流。
- 游戏是培养创造力及工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探索及发现的基础。游戏是生活的实践。游戏就是婴幼儿的工作,需要获得尊重
- 孩子需要自由地玩耍,自己选择及主导活动以培养创意。但有时孩子只想跟你一起玩,他需要的是你,而不是新奇的新玩
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
- 在影响孩子行为的所有要素中,家长的行为影响最大
- 人尤其是孩子之所以会以不得体、惹麻烦的方式行事,是因为他们还没找到其他更有效、更方便的方式来表达感受与需求
- 孩子是否会惹麻烦,和父母管教严不严无关,而是和孩子学会这四种技能的速度有关:
- 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 如果你觉得年纪大一点的孩子是在耍你,你觉得他发脾气是在演戏,而不是真的使性子,你可以把你对他那些行为的感受讲出来,并帮他用言语表达出他想告诉你的事情
合作型管教是指你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你更像是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
- 不要放任孩子独自尖叫,而是持续与孩子对话
- 你能做的,是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安慰他,而不是惩罚他
- 孩子发脾气时,你可以借由拥抱来安抚他的情绪。或者靠近他,蹲到和他一样的高度,对他的感受表示关心。你可以用话语来确认他的感受,或者做出关爱的姿势和表情
- 有时把孩子从某种情境中移开是必要的
- 孩子发脾气时,你不需要答应他做他想做的事,你该做的是同情他的失落感
- 孩子发脾气时,如果你回嘴吼他或粗暴地对他,反而会导致情况恶化
- 如果你觉得孩子发脾气把你逼到了极限,切记,这时你应该反思,而不是立刻反应
- 你持续观察孩子,注意他的情绪,并尝试用语言说出孩子想沟通什么时,你会开始了解导致他情绪失控及行为失控的触发因素,以后就能预先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 孩子会撒谎。身为家长,你的任务是不要对此大惊小怪
- 界限对任何人际关系都很重要
- 你应该养成一个习惯,通过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来划定界限,所以你应该说:“我不能让你玩我的钥匙。
- 找出孩子的出格行为想要传达什么信息,接着解决问题,再进行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