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名医“兵团作战”,围剿疑难肺癌
没听过MDT?你OUT了!
这种多学科专家“兵团作战”的模式,在国内大医院已不算新鲜。在“互联网+医疗”时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MDT有了新的探索。
近日,在该院国际远程医学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美MDT如期举行。这已是短短一个月内,该院与汉鼎好医友的二度携手。
该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放射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MDT团队,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诊。通过视频连线,专家们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琼森综合癌症中心胸腔肿瘤临床试验主任及药物研发部门主任、信号传导与治疗计划带头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临床教授Jonathan W. Goldman M.D.携手,就一名IV期肺癌患者诊治难点展开讨论。会诊由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匡铭教授主持。
案例:中美多学科专家“兵团作战” 疑难肺癌患者重见曙光
张女士(化名)今年46岁,平素身体健康,自己也不吸烟,但有多年被动吸烟史。2016年,她因咳嗽、咳血丝痰、气促就诊,被诊断为转移性肺癌。2年时间,她先后接受了四线方案治疗,但病情依然进展,并存在腺癌向小细胞肺癌转化,对化疗药物不耐受,骨转移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临床上该类肺癌病例比较少见,且国际上未有成熟的治疗方案。“已经没什么好的药物,该上的药物都上了。”治疗陷入困境,下一步治疗方案该如何选择?院内专家希望听听美国医生的意见。
经过一个多小时全面而深入的多学科讨论,Dr Goldman就免疫治疗选择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给出了建议,并就院方专家提出的组织活检及液体活检的差异进行了解释。此外,中美专家还就国产口服多靶点靶向药物在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会诊结束后,专家们围坐在一起交流会诊心得,对本次会诊给予了高度评价。
“Goldman教授给的建议既符合指南,也符合临床实践。很实际也很接地气!我们提的问题都做了很好的解答。”与会专家指出,Goldman教授在PD-1/PD-L1免疫疗法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不拘泥于传统指南,很激进,但对于这种疑难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治疗办法。”
通过本次会诊,院内专家对患者的诊治疑点、难点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并参考美国专家的意见为患者制定了下一步治疗方案。专家们认为,这种中美MDT模式,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特别是在疑难重症患者的诊疗方面大有裨益。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让“远程医疗”再次成为医疗领域的热点话题。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发挥远程医疗服务积极作用。
中大附一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通过创新互联网医疗,打造中美远程医疗合作,将让越来越多疑难重症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
汉鼎好医友是上市公司汉鼎宇佑(300300SZ)控股跨境医疗平台,在美国拥有官方医疗营业执照,与美国各大顶尖医院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直接签约美国各领域权威专家近万名;在国内,已与200多家大型医疗机构共建“好医友国际医疗中心”,独创线上远程会诊、线下治疗、随访的服务闭环。患者最快只需24小时,即可预约到美国权威专家会诊,获取前沿治疗方案,并在当地医院落地治疗,美国专家后续随访,实时跟进治疗情况。
中美远程会诊https://www.haoeyou.com/sinousremoteconsul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