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工作坊。🌐名人名篇🌍

谋攻问题的关键

2020-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上善若水lwg

《谋攻篇》是《孙子兵法》阐述用兵计谋基本原则经典之作,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方法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决定是否投入作战。当对敌达到十比一的绝对优势时,则一举围歼;当五比一时,可正面进攻,一击溃敌;当二比一时,可诱敌分兵,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当双方势均力敌时,不至于落败;当弱于对方时,应规避敌人锋芒,避免无谓的牺牲。

孙子认为非迫不得已,应避免强攻城池,如久攻不下,很容易钝兵挫锐,损兵折将,这是兵家大忌。

孙子强调一国君主要懂得用兵,更要会使用能征善战的将帅,且要充分信任,给予他们战场上随机处置的决策权,甚至在非常情况下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古来很多能臣宿将,用兵计谋,杀伐决断所向披靡,由于得不到君主的信任,常被敌方反间计绞杀,致使本已稳操胜券的战场局势突然逆转,功亏一篑。以南宋莫须有罪名绞杀名将岳飞的案例最为典型。

北宋王朝徽钦二帝在一派歌舞升平之中被金国所灭。太子赵构侥幸从金国逃亡回来,在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

金国并不满足已得大宋半壁江山,大举南侵试图一举消灭刚刚立足未稳的南宋小朝廷。以金兀珠为主力的金国军队来势凶猛,南宋局势堪堪不敌。此时,岳飞在南宋一批抗金将领中脱颖而出,带领岳家军杀向金兵。由于岳飞文韬武略兵法战术精通,治军有方,属下岳家军锐不可当,打得金兀珠丢盔弃甲,望风而逃。

金兀珠回到金国后,心有余悸,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慨叹。就在岳飞壮志凌云,发誓挥军直捣黄龙,迎取被掳的徽钦二帝还朝之际,宋高宗赵构内心极为复杂,既怕金国南侵,又怕徽钦二帝还朝自己地位不保,加之秦桧之流内奸着力求和,于是,岳飞成了高宗延续皇帝梦的绊脚石。在即将破敌之际,高宗强将岳飞父子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使精忠岳飞灭金复宋的宏愿毁于一旦。糊涂啊!

这是为君不懂用兵,和对将帅不信任导致胜局逆转令人扼腕的悲剧。如果高宗能信任岳飞,如果他不是那么目光短浅,听信秦桧之流蛊惑,或许历史会改写,宋朝也不至于被灭亡得那么快。


附《谋攻篇》原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