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

随记:何伤于日月

2019-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们那们那个们那那

读《论语》

第一段: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第二段,孟子心目中的孔子:生民未有

什么意思?

从有人类以来,没有像孔子这样的人,叫‘生民未有’。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生民未有’,只不过日月各只有一颗,其它各有各自能达到的高度,可以是星星,可以是花草,活出本然的面貌最好。就好像念书,有的人能念到专科,有些人能念到本科,有些人能念到研究生,各人能力际遇不同,但是只要尽心尽力了,就是达到自己的至善了。无需比较,不用自惭形秽,更不必骄横自夸,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即可。日月岂可伤?关键是不要盲目攀比、恣意妄为而伤了自己。

两千多年来,孔子及其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和推崇。但是正如子贡所说‘得其门者或寡矣’。

但是,不要忘记,孔子说过另外一句话: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为什么孔子无隐,却出现‘得其门者或寡矣’的结果呢?

孔子本人也没能给出答案,教了一辈子书,却发出如下的感慨: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其实,《论语》的开篇就给出了答案:学而时习之。

一个人,普通人也好,天分好一些的也好,差一些的也好,总归是要学东西,做事。可以先学本领再做事,也可以边做边学。再细致点说就是百丈师父的话:‘学问以勤习为入门,执事以尽心为有功。’如此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