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我带来了什么?
一个人在25岁以前上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量,仅占其整个人生所需知识总量的15%,而其在一生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所需知识总量的85%,要在走出校门以后通过自己的自学能力来获得。
刚看标题的你,是否会认为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大学期间,除掉上课,有近一半的时间我都会泡在图书馆,但只仅仅为考四六级,考专业证而默默刷题。老实讲,还真没正儿八经地看过多少书,但我对书,就是有一种执念,这种执念说不上来,但它的的确确存在。
大学毕业后,这种执念慢慢消退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能静下心来学习,更别谈读书,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追剧、浏览网页以及聊天上,可以算得上是得过且过的一种生活状态,倦怠期很长,程度也很深,慢慢地意识到需要做一些改变,简单来说,就是从读书迈出的第一步。
读书为我带来了什么?01.全新体验
2017年伊始,我就入手了一台Kindle。它没什么特别的,很多人都拥有,但它对我的意义很不一样,我给它的定义就是花钱买一个阅读习惯。
没有条件我就创造条件,没有时间我就分配时间。我相信,选择是力量而行的睿智与远见。
刚开始,身边的朋友多有不解,觉得看书用手机就完全OK了,何必花钱仅仅买一个阅读器呢?它除了读书,啥也干不了。但我要的,就是读书。
02.知识增长
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如果想不落伍,就必须懂得终身学习的道理。在猫叔的推荐下,我看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一书。
我并不是100%贪图成功,我只是想看看那些与我差距甚远的人是在如何读书?是在读什么好书?现在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读书不单是为改变人做的选择,而且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03.有效执行
我自知我是一个自控能力不太强的人。第一步,我必须从养成阅读习惯开始。我给自己定下死目标,一个星期读两本书,坚持写书评,认真做笔录,平均一本书的阅读周期为2――3天,这样我才能更连贯的通读文章。
我知道,如果我今天不读,明天不读,那我大概很长很长时间都不会读了。刚开始,读的会很慢,怕错过任何一个字眼,漏掉任何一个符号,但比不读要好得多。
当然,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用“眼”而是用“心”去读,不是用“大脑”去认知,而是用“身体”去践行。
04.人际交流
读书,让我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原来,那些比你牛逼比你努力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不再遥不可及,就在你的身边。
通过这一类特定群体,让你渴望能竭尽全力趋向中心,虽然你看不见他们散发出来的灼热火焰,但他们却是异乎寻常的真实存在。
与此同时,你会渐渐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你去分享读书带来的喜悦,总有一些人会埋怨、会不屑、会轻视、会嘲讽……但我相信,那些能让我毫无保留分享骄傲心情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人。
读书为我带来了什么?05.兴趣探索
读书,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我曾经读过一些书,但现在有些早已被遗忘,所幸留下来一些文字,提醒着我,我曾看过、想过。持续不断的输入,才能有效合理的输出,于是我开始了写作。
从最初的简书到公众号,尽管看的人不多,点赞的人更少,但我觉得我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更多的选择,我有勇气去慢慢尝试,慢慢探索,踽踽前行比原地踏步要好得多。
在这一小段旅途中,因为读书,因为写作,有幸结识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大家能无所顾忌,天南地北的嗨聊人生、个人际遇、曲折恋情……收获的是满满的温暖和动力,瞬间觉得世界变得温柔有趣多了!
06.习惯保持
一个世界有我,一个世界没我,让两者的不同最大,这就是我坚持的意义。其实,就是找到读书的初衷。我一定努力做到平均一周读两本书,一定会严格遵守早晨读书一小时,晚上读书一小时。
也许你看到这里,会觉得我太注重仪式感,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自我循环。“心甘情愿才能奋不顾身,奋不顾身才会理所当然。”毕竟,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嘛。
读书为我带来了什么?龙应台曾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说过“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古言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倡导你要多学习,才会有好生活。
可如今,大多数人读了几年书、十几年书、几十年书后发现,换来的只不过是一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作,那些读过的书,好像没发挥多大作用。
越来越多人提出“读书无用论”观点。“颜如玉”没有,“黄金屋”就更别谈了。人们更关注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生活问题,从而轻易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事。
读书是不可改变的,更是不可磨灭的。所有爱读书的人都将会得到这个世界的善待,请耐心一点。同样,知识并不决定你一生财富的增加,但是你的机会更多了,你创造机会,才是创造生活的最好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