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散文《只要星光还照耀》:人们嘲笑她,她却用思考疗愈自己

2022-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心书屋

《只要星光还照耀》是余秀华的散文集《无端欢喜》里的第一篇散文。

最近我把这本散文集完整地看了几遍,但是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的怀疑。

哀婉、无病呻吟,这可不是她文字的特点。她的文章大概有三种风格:朴实清新、沉静冷峻、散漫率真

《只要星光还照耀》属于第二种。当她利用文字密集地呈现自己的思考观点时,她和“恋爱脑”“疯疯癫癫”根本就不沾边,你会在互联网带来的隔阂与成见之外,看到一个陌生的余秀华。

她冷静而克制地,诉说她对万事万物的思考。

《只要星光还照耀》篇幅较长,作者记录了自己坐火车去外地的所见所闻,以此串联起她的回忆、思考。这篇文章放在第一篇,也许是有深意的,因为它比较全面,余秀华对人生、乡村、疾病、爱情等的看法在这篇文章里基本都能看到。

文章开头从她坐车前准备行李讲起,她说她把一份“倦意”也揉进了背包里。这种“倦意”不是懒惰,而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失去了期待和好奇心。但是她不排斥“倦意”。

倦意是活物才有的东西,它包围住你了,也是好心告诉你:你还在人间呢。人间不够好,不会给谁欣喜若狂的感觉,但是它毕竟是我们待惯了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不熟悉,没有试探的雄心”。

人们或许以为她拥有了名利会无比快乐,可是她的看法却让人意外。她认为那些出名后的日子是“莫名其妙”的。看着别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安排,她也在怀疑,是不是她才是莫名其妙的那个。

因为身体原因,她不能拎行李箱,所以她出门会背一个背包。由背包,她又想到了,要是能把心里那些沉重的东西背在背上就好了,因为如果能背起来,就意味着也可以把它放下。

她认为,“能够转化的事物就是可以解决的事物”,可是生命里有太多不能转化的事物,比如生死,比如她的残疾。她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她出差,摔倒在台阶上,人群里没有人为她停下,她用尽力气才爬了起来。

于是她想到“疼痛”,想到了人生里的“虚空”。情爱、功名、酒精、婚姻……人们总是要用一些东西来“麻痹”自己,可是这些也填补不了无尽的虚空。疼痛会让人拥有片刻的清醒,可疼痛是短暂的,无尽的虚空却要陪我们到生命的尽头这些虚空与困惑最终变成心里沉重的负担。

她又说到自己的感受。成名后她是被动的,如同被洪水裹挟。而成名前,她的前半生里充斥着无尽的绝望,她曾以为这绝望是她的宿命。“当一个人没有力气对付绝望的时候,她就和绝望混为一团,在水里成为水,在泥里成为泥,在地狱成为鬼”。无论名利还是绝望,都带给她无尽的虚空。

她在无奈中找到一种办法,就是用玩世不恭的态度来抵抗她无法战胜、控制的一切。可她终究是个凡人,成名后她索性直面所有的一切,“任其裹挟、冲撞和毁损”。

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是在被毁损而袖手旁观,一是她认可了毁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和生命共存而且一起向前的一个部分”。

她不能太认真,她需要身体里那四分之一个孔乙己给她支撑。她残疾的身体让她与优雅绝缘,所幸她觉得优雅不过是“一个女人绸缎似的哀愁里的一根丝线”

残疾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可能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可惜她无法确定这样的改变是不是真的发生了,就算发生了,她也无力改变,她懂得这是人生的局限。

她能有什么选择呢?“只能身披悲伤,继续在人世里横冲直撞,完成我们没有完成的人生”

她说火车向四面八方驶去,像一个找不到方向的人,而她坐在火车上,是一个寻找方向的人,可她也找不到方向,只能流连于沿路的风景。

由风景想到了地图,她说:“我们都是被网住的人,人的一生总想在什么时候突然冲出这个网,但是发现这其实就是徒劳,而人如果没有一点徒劳的精神,也就没有了认识的趣味。”

刚出荆州城的时候是平原,她想到了历史,想到了文明发展的结果。那些平原上的房子让她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横店村。人们有了新的房子,可是她却在困惑,那些传统的习俗该如何保留?不过,她又停止了怀疑,因为她连自己的人生都想不明白,还想这些事情做什么。

望着沿途的房子,她想那些陌生的人群中会不会有她的分身。可是就算有又能怎么样呢?就像她自己,前半生是个贫穷的没有劳动能力的农妇,后半生却成了写出畅销诗集的作家。这种命运的断层里,藏着多少无力和被动,只有她自己知道。

可是你不会看到她唉声叹气,她懂得存在的意义。“人活着哪怕千重不幸,但是存在着,存在就抵消了不幸带来的一切毁损,所以生命是在宏大的结构里保护着生命的本身”。

她看着远处的高山,她不满足于看到它们,她想亲手触摸一下山上的树木和石头。她想象着如果自己远离人群,住在山上的小房子里,该如何抵抗孤独。

她又想到自己的乡亲,他们大多不曾远行过,可是他们并不觉得这是种缺陷。远行可以让他们去人群里炫耀,但是他们很少会思考远行对生命底蕴的充盈。

她自己成名后去过很多城市。她以此为傲么?并不是。她觉得“而我来来去去,不过是为了完成别人的一些意愿,他们的事情做到一半,感觉到还差一颗弯曲的钉子”。

城市对她没有吸引力,她知道文化应该成为城市的底蕴,可是她也目睹了很多人失败的尝试。而她自己,却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安静地在家乡的房子里写作,有风和鸟鸣做伴,这就是她理想的日子。

“我对城市的生活没有任何向往,一个人的日子还是要一个人完成,那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怕也不能给谁壮胆”。

“说到底,人的欲望就是太多的人聚集在一起首先对公共资源的占有欲而形成的”。

只有以旁观者的眼光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处境,可是连她自己都懒得去解决什么问题,因为她就是问题本身。

她也明白,人之所以会心甘情愿地被困在石头森林里,无非是贪恋那些人与人之间产生的一点情意。不过,就算有情意,也不见得有多深厚。一来二去的,倒是有很多寂寞产生,而且是足够浅薄的寂寞。

生活没有教会我顺从,但是我知道要顺其自然”,于是,她照样背上背包,一次次的外出远行。

她在火车上想到了家人,又想到了暗恋的人。

我是一个容易厌倦的人。这么多年,除了文字没有让我产生厌倦,什么都让我产生过厌倦,包括对一个人的感情。曾经以为的天长地久的情意那么容易就被自己的厌倦击碎,再也没有把它收拢的耐心。”

于是她退缩,她逃避,她躲在万千屏障后偷偷地爱一个人,也悄悄地放弃。这遥远到和陌生人一样的距离,让她感到安全,甚至感到温暖。如果没有有爱人,也就不会有背叛。她的爱如同一个琥珀,因为隔绝,所以不用被损毁(当然如今她尝试过,也失败了)。

她已经很久没看到星星了。“但是此刻,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在这与乡音阻隔了千山万水的火车上,我欣喜地看到了这么多这么亮的星星”。

她很少如此袒露自己的脆弱,她说“自己不祈求同类,也不希望理解,我还是那么在意过,这实在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但是,看到星光那一刻,她不再计较别人是否认可她。

永恒的事物让尘世间的纷纷扰扰变得不值一提。

当然星空一直在那里,我们自己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我们在一次次跋涉里不知道自己的去向,后来也忘记了自己的来处,但是去向和来处都还在,它们不会丢失,只差一个转身的看见。想到这里,温暖渐渐覆盖了内心的荒凉”。

完整地读完3遍散文集后,我又把这篇文章反复读了几遍。说实话,我低估了她的才华和她思考问题的深度,我以为她的文字很好懂,但是就算是现在我也不敢保证我准确地理解了她的想法。

我想,在互联网时代,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就已经是对他的一种尊重了。好在,我觉得读这本书是值得的。接下来还会继续解读这本书,感兴趣的话欢迎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