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日常摄影散文

耍在昆明

2023-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依辞池

第一次听到西南联大是关于那段历史,战火纷飞,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继晚清之后又一个内忧外患严重,甚至濒临亡国境地的悲惨历史阶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文、理、工、法商、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校本部所在地现为云南师范大学。

三所大学由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已正式挂名,但迫于经费的紧张,学校只能修筑一幢幢的茅草屋作为学生的宿舍和各类办公室,教室则用土坯修建盖以铁皮屋顶,而图书馆和东西两食堂才被筑以了瓦屋。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那时教书的是大师: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冯友兰、梁思成、林徽因、华罗庚、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吴晗、沈从文、周培源

学生也成长为了新的大师:仅仅存在的8年里走出来的学生有2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即杨振宁、李政道,有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有4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截至2004年,有17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程院院士,而在人文社科方面也是人才济济,杰出担当。他们都为推动中国现代进程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每一个都是耀眼的星。还不能忘记那些投笔从戎的联大学生们,他们将一腔热血和智慧洒在了祖国的疆土上。若是他们安在,他们的成就也定不会比上面提到那些人差。应该向他们致敬,这些人的数量能够被准确记录的是834名,还有那些不能被准确记载的呢?

新中国的一代宗师,都上过这所史上最穷的破烂大学。

哗哗的大雨打着铁皮屋顶叮当作响,又从各个缝隙穿孔而过泄洒教室,地面被打湿,课桌被打湿,甚至老师的衣服也被打湿,可是大家仍然专注地听着。雨声、叮当声太大了,大家扯着嗓子互相问着,老师刚才讲的什么。老师也站在讲台上扯着嗓子使劲地讲着……。

那个年代那么远,我们通过历史知道了

跑警报、湘黔滇旅行团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那个年代又那么近,我们通过电影知道了

静坐听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馆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区校园内(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本部旧址所在地),为纪念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期间在滇八年的办学历史而建,隶属于云南师范大学,属国家行业性博物馆。

博物馆于1985年建馆,占地面积13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332平方米,馆藏文物1218件(套)。博物馆内设2个展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馆、“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及1个活动展厅,常设3个基本展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展、“一二·一”运动历史展、李公朴和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展)。馆区内存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的遗存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梅园”、“民主草坪”、李公朴先生衣冠冢、闻一多先生衣冠冢以及镌刻有闻一多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的石雕火炬纪念柱等。

参观完出来,云南的天气和风软软的包围了我,在留言簿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话语,人还是需要被感动的,那个年代独有的少年气,过去了那么多年,仍然让人觉得震撼。

留言节选,侵删

场馆旁边有穿民国校服拍照的女生,让人一时觉得穿越。

绿树葳蕤,天朗气清,现在旁边有了喝咖啡的地方,叫“读书人”。小姐姐给每个人的咖啡细心拉花,除了等待的时间比较长,几乎没有什么问题。我问她可不可以给她拍张照片,她同意了。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或者坐在同一个地方,喝过茶,看过书,也算和他们神交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