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02月-13-22日阅读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李连江翻译

2019-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食野人生

第五章  忠告与格言

分为三个内容:如何律己,如何待人,如何应对世道与命运。

全部人生智慧的最高准则是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一句插话:明智的人追求的是无痛苦,不是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快乐与幸福本质上都是负面的,而痛苦本质上是正面的。作何解释?作者解释道:我们诸事顺利,但是有一件小事不如意,就会占据我们的心头,我们常常想到它,很少留意那些重要的,称心如意的事情。幸福学不应该计算的是享受到了多少快乐,而应当计算躲避了多少苦呃。人生在世其实不是为了享受人生,而是为了度过它,放下它。从这里面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下面一段话更能印证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我们的整个生命,有不如无,最高的人生智慧,是气绝人生。谁若完全接受这个学说,就不会对任何事务、任何情境抱殷切期望,不会满腔热情地位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奋斗,也不会因为某件事遭遇失败而痛苦抱怨。相反,他会完全认同柏拉图的话“人间万事,没有什么值得殚精竭虑””(p.131)。

你失掉了全世界

莫悲伤,本是虚无

你得到了全世界

莫欢喜,本是虚无

世间苦乐如流水,

莫理会,本是虚无

      ————————————安瓦里·索赫伊利

(1)如何律己  

首先要明确规划自己的人生。首先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知道自己与世界应该是什么关系,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看见自己的人生缩略图。

其次要平衡好过去、现在和未来。摆正关注现在和关注未来的关系。过分关注现在活得草率,过分关注未来活得忧心忡忡。因此,活在当下。

(2)约束造就幸福。什么意思呢?作者想指出我们的见闻、作为与接触的范围越小,我们越幸福;范围越大,痛苦或者烦恼越多。原因是范围扩展,操心、愿望与恐惧随之增多变化。因此,作者主张生活方式尽量单一、人际关系尽量简单,主要不令我们感到无聊,就让我们感到幸福。

(3)苦与乐 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的意识充满什么,忙于什么。其实就是中国讲的要德配位。德配位自得其乐,德不配位,自寻烦恼。

(4)总结人生经历和教训,慎思明辨地生活。反复总结我们的经历、作为、体验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受。夜晚入睡时,应当逐一审视白天的所作所为。中国的“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5)学会忍耐孤独。凡是靠自己,自成一体,是人生的最佳境界,西塞罗:“完全靠自己,凡是认为属于自己的,都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人,必然十分幸福”。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只能与自己实现最完美的和谐,与朋友、情侣都达不到这种境界,原因是个性不同,脾气各异,多多少少总会产生一种不和谐。作者极度反对社群生活,认为社会阴险狡诈,表面上带来娱乐、沟通、社交愉快,实际掩藏的是外表之下的,巨大的往往不可救药的苦厄。因为孤独或者独处往往不会为了与他人为伍而顺应要求,做出重大牺牲,更不会刻意自制克己,以求与他人为伍。相反,凡夫俗子合群迁就,正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在价值,因为他们内心贫瘠。另一方面,众人合群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孤独,无法在孤独中忍受自己。一个人的合群程度往往与他的心智价值大体上成反比。说此人落落寡合几乎等同于说此人卓尔不群。对于才智卓越之士而言,独处带来的双重好处,一是与自己相处,二是不与他人相处。当然作者并不是要求逃离社群生活,而是说即使出在社群中,也应该时刻保持自己心灵的独立性,学会独处。自己有想法不要立刻告诉他们,别人说了什么,也不要当真。无论是在道德方面还是理智方面,对他人不要抱很高的期望。这样,在对待他人的看法方面,就能巩固自己的莫然态度。如此一来,虽然身处社群,然而并不完全置身社群之内,相反,他能纯粹客观地对待社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