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研习所思所感婚姻育儿

相思始觉海非深:《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2018-10-19  本文已影响16人  琴韵怡然

正值十月,蓝天澄澈,日光温煦。下午,忽然变天,隔窗听风雨,信手翻开这本《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如同柴静所说,作者满腔天真,满怀勇敢。饶平如不是作家,也不是画家,无论是写文还是作画,他都没有考虑发表,只是基于本能驱使。却正因如此,作品中别有一番感人和真诚。

饶平如,生于1922年,祖籍江西。黄埔军校第18期学员。参加过抗战,又参加过内战,后来做过编辑,美编。2008年,老伴去世之后,他难过至极无以排遣,于是拿起画笔,每天笔耕不辍,手绘了18本画册,记述了他与老伴毛美棠从初相识到美棠生命终结的六十年的时光。他说,这样一来,仿佛老伴就还跟他在一起,他要靠着这些记忆才能够继续生活下去。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天涯长相依,爱心永不移

饶平如和毛美棠,是1946年由双方父母做主订婚的,1948年正式结婚,从此一生恩爱,风风雨雨不离不弃。

1949年,饶平如本来要随众去台湾,又想,“岳父把他女儿嫁给我,是希望总要有个依靠,我要走就不负责任。”于是就留下来,相信国土之大,总有个地方容得下这个小家庭。

1958年——1979年,饶平如去了安徽一个工厂劳动改造,从此两人有了长达22年的分离时光,每年只能团聚一次。1958年,风雨将至,众人劝美棠离婚。在严酷的政治局势下,美棠坚持说:“他第一不是汉奸卖国贼,第二不是贪污腐化,第三不是偷拿卡要,我知道这个人是怎么一个人,我怎么能跟他离婚?”一直对饶平如不离不弃。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柴静采访中问:“中间二十多年,一直在两地,没有怕过感情上出问题吗?”

饶先生说:“想都没想过。那首歌里唱的,白石为凭,日月为证,我心照相许,今后天涯愿长相依,爱心永不移,这个诗说的很好,天涯,这个爱心是永远不能够移的。”

他离家在外,家中“母老、家贫、子幼”,他体谅美棠一人操持家计的辛劳。二人亲见身边太多家庭妻离子散,亲人反目,家破人亡,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起过一丝放弃的念头。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当时生活艰难,生于上海、爱唱爱美的娇小姐美棠为了补贴家用,找些临时工的重活来做,甚至曾经去附近的自然博物馆工地上去搬运水泥。一袋水泥起码有50斤重。在他她过世以后,平如每次经过上海自然博物馆都会停一停,“这个台阶里面,我也不知道哪一块是她抬的水泥,但是我知道她为了孩子,为了生活,她背啊,她的腰、肾脏受损了,恐怕也就是这样引起的。”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1982年,平如住院。美棠每日早上5点就去排队买黑鱼,回家熬成黑鱼汤,医院规定家属下午3点开始探望,她辗转公交,一路奔波,每天3点一刻左右准时到达医院。病房在二楼,每天快到时间了,平如就到走廊上去望,刚好可以望见她手提饭盒,走过一条小径,直奔病房而来。一望见她,平如又赶快回到病床躺好,三五分钟,就见她气喘吁吁的上来,一进门便着急的打开饭盒,汤还是热的。


有诗意的人,看什么都是诗意的

80岁时,美棠去世,他90岁,画十几本画册,从她童年画起,幼年时如何在课室里羡慕小丫鬟在外打秋千,如何与好朋友卷发旗袍去舞场跳舞……都按她当年所讲,一一画来。两人婚礼的照片在文革中烧了,他在画里靠记忆复原,一个不少。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婚后时世动荡,饶平如带着美棠,在贵州当雇员,为了躲劫匪,首饰藏在车轮子里头。他画下那个年代里的细节,两夫妇住的房子只是一个亭子,加了四面板改成的房间。“那个时候真的不觉得苦,一到下雨,狂风大作,那窗霹雳啪啦的响,又打雷,山雨欲来风满楼,水泥房子,领略不到这种山间的野趣”。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中国人爱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你为什么觉得有诗意?”采访中,柴静问。“我想一个人跟心境有关。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生,有些诗意的人,他看什么都是有诗意的。”

书中写,1950年代初期,两个人去看电影,平如的视力很好,美棠则是近视,我们去看电影,如果坐中间排或者后排美棠就看不清楚,结果坐在前排,时间长了,平如也成了近视眼,他戏称,两个人终于同步了。

在参加劳教的时候,他会把一些英语词句抄在小纸条上随身携带,一有劳动间歇便拿出来朗读,当作一种乐趣,他还借了一把小提琴,怕影响别人休息,平时就用一块长方形木板,画出琴弦和琴格,来练习指法。到周日休息才去工地外练习真琴。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这二十多年里,妻子写的信他大多精心珍藏,全贴在画册里,这些信里几乎没有情感的字样,字字句句都是艰辛的生活。他依日期贴好,这些旧信件有日久残缺的地方,他用笔填补好。

每年到过年前,他提前大半个月就开始准备。因为上海有些东西不好买,或者很贵,平如要请假、借钱,在安徽买了糯米、花生、芝麻、鸡蛋、咸鹅、黄豆、油,一层层用锯末隔好,租个扁担,黎明就出发,从六安到合肥,再到上海,然后再步行两小时回家,就等妻与子开门的这一下热腾腾的欢喜。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岳母忙着蒸咸鹅;美棠和女儿在屋里,加一只煤球炉,炒着瓜子和花生,满室生香;孩子们一边吃着花生瓜子,一面就高声歌唱起来,平如拿出口琴给他们伴奏。邻居老太太从家门口经过时,经常感叹,“这家人真好啊!”

他孙女说,给人感觉在他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曾被日常生活磨蚀掉过。


“什么面子?没有”

美棠有时候在信里写:“我很气你,我很生气,我越写越气”,后面干脆把笔一扔,不写了。平如不但不生气,反而说“同情”她,因为,“她平时对我很好,她说这样的话了,一定是心里受了很大的刺激”,包容她、理解她、更加疼爱她。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美棠一生对平如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什么都不会做”,嫌弃他炒菜炒得不好,抽屉没有关上,给孙女买的书买错,等等。柴静问,有的男人可能会觉得,会不会妻子对自己太挑剔,觉得面子上下不来。平如笑着说,“根本没这个事儿,什么面子?没有。”

“我从来不欺骗她,对她从不讲谎话,也从来没有发过火。”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1992年,美棠肾病加重,饶平如推掉了所有工作,全身心照顾妻子。从那以后,他都是5点起床,给她梳头,洗脸,烧饭,做腹部透析,每天4次,消毒,口罩,接管,接倒腹水。还要打胰岛素,做纪录。他不放心别人帮。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美棠离世之前,受病痛折磨,神志时常不清。饶先生的孙女说,“所有人都只当她是说胡话的时候,只有老爷爷还一直拿她的话当真。”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书中写:

“一天晚上,美棠突然说她想吃杏花楼的马蹄小蛋糕,家附近没有,我就骑车去更远的地方买,赶到店里已经很晚,幸好还能买到马蹄蛋糕,可等我终于把蛋糕送到她枕边时,她又不吃了。我那时年已八十七,儿女们得知此事,无不责怪我不该夜里骑车出去,明知此时母亲说话已经糊涂,可我总是不能习惯她嘱我做的事,我竟不能依她。”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2008年3月19日,美棠的生命即将走到最后,一群医护人员围着她进行抢救,起初他的眼睛闭着,后来偶然睁开,看了一会儿,看到了人群中的平如,右眼眼眶,渐渐变得湿润,缓缓淌下,一滴眼泪挂在眼角,几秒钟后,又合上眼睛,再没睁开。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2008年3月19号下午,她去世,我一进去,远远地,她看见我了,流了一滴泪……我摸摸她的手,还有一点点温,后来我意识到真的是冰凉了,我就拿剪刀把她一缕头发剪下来,放在家里,我用红丝线,扎一扎……这是她唯一剩下的东西。那就作个纪念。白居易写,相思始知海非深…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他说。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四天后,美棠的追悼会上,平如挽她:

坎坷岁月费操持,渐入平康,奈何天不假年,恸今朝,君竟归去;

沧桑世事谁能料?阅尽荣枯,从此红尘看破,盼来世,再续姻缘。

她的骨灰就放在他的卧室里,等到他离世以后,两人一起安葬。他不愿意把她单独摆下去,“把它放在房间里,好像没有离开过。”“每天早上晚上,上一炷香祝愿她天上也好,地上也好,反正是……那种安息。”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傍晚出门,时节已至白露,颇有凉意。

路边,华灯初上,寻常巷陌,寻常人家。脑海中,是书中提到的寻常风物,一对寻常男女相伴六十年的寻常生活。

柴静曾经问饶先生:你最希望后代能够记住什么?

先生说:“一个人做人要忠厚,忠厚的人,总归是可以持久的。”

忠厚二字,他践行一生,成就了这份不寻常。

而且,在这样的夜晚,他们真的温暖了我。

图片来源 | 秒懂百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