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读文

回家

2020-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落絮无声76

         清明节假期,回了一趟老家。

        这是自从元旦以后第一次回去,说实话,离家真不远,六七十里路。元旦的时候就已经进了腊月了,想着年前就不再回家了,等年初二再回去,反正也不到一个月了。年前买好了各种吃的用的,还给父亲买了双鞋,就等年后回娘家了。年前二十八九左右,大姐跟我说过年别回去拜年了,年初二也别回去了,武汉情况比较严重,这个假期就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吧。那时我对疫情还没多少意识,也没怎么看新闻,只觉得大姐说的是不是有点夸张,就决定到时看情况吧,内心是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影响回家的打算的。结果初一晚上母亲就给我打电话说村里说了不让走亲访友,外人一律不准进村,看来情况真的不容乐观。然后就一直到了现在。

        终于可以回家了,过年的礼品就剩了一双鞋,其他的都在封闭期间消化了,好在店铺都已经基本正常营业了。到家时快11点了,只父亲在家,母亲去邻村舅舅家商量上坟的事去了。我和大姐还有父亲开始拾掇做饭,父亲做菜手艺非常不错,原先父亲做菜就好吃,前几年又去镇上银行做了几年大厨,手艺更是突飞猛进了。我最喜欢吃父亲炒的酸辣土豆丝和辣炒青豆苗,每次回家都会点这两个菜,恨不得连菜汤都喝掉。我家厨房里还盘了一口烧柴火的大锅,虽然在农村,大概这样的锅也不多见了。

        大姐烧火,我在大锅里炸鸡块跟虾,都是孩子们爱吃的,父亲在一边炒菜,这种烟火气透着浓浓的亲情跟温馨。我姑在相邻城市定居,这次也回来了。我们在厨房里忙活着,姑就拿着手机随时抢拍各种生活照,等制成有纪念意义的家庭生活相册,忙的不亦乐乎。

        人多力量大,很快一大桌子色香味俱佳的菜就上桌了,拍照,开吃,大小八口人围满了一桌,斛筹交错,谈论着家长里短,谈论着过年这段时间发生的疫情,都是感慨良多。正因了这种特殊情况,才感觉亲情的相聚更是弥足珍贵,更应该好好珍惜。父母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了,总让人牵挂,好在身体都还可以,而且离的也不远,可以经常回来看看。

          我家在村子的最东边,门前对着一个蔬菜大棚,虽然有点遮挡视线,习惯了也不觉得什么。家的东侧一眼望去,近在咫尺的也是蔬菜大棚,其他基本都看不到,绕过一个大棚还是一个大棚,是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只有在两个大棚之间的空地上会种上麦子,当然向东走过一个又一个大棚,才是大片的麦子地。每次回家,我都会在麦地之间的小路上散散步,脚踩在土地上的感觉特别踏实,与在城市的马路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很喜欢。怪不得总将大地比作母亲,那种踏实是只有在母亲身边才会有的。就是冬天,我也会在寒风中顺着自己走过的小路继续在光秃秃的大地上走一走,以慰乡情。

         回家真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