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与做人的知行合一
2020-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深耕项目管理
最近在想一个问题:学问是什么。在固有的想法中,“学问”与“阅读”是划等号的,可是隐隐约约我知道这是不对的。在唐君毅先生的《青年与学问》中,我知道了答案。学问之道,本不限于读书。德性的修养,内心的开悟是一种学问,这并不必须读书。武训和惠能皆不识字,亦能悟到。艺术的创造、诗歌的写作,亦是一种学问。天才的艺术家与诗人,亦可不必读许多书。八指头陀做诗中有酒壶,写不出壶字,画上一个酒壶,仍不疑其为一绝代诗人。办事才能的训练、人情事务的洞达、科学上的观察实验、听人演讲、与人讨论学术这些都是学问。总结下来:对自然宇宙人生社会的观察、思考,得出的真知灼见都是学问。
搞清楚了“学问”的范围,几项事情都是我正在做的。下了不少功夫,没有多少进步,有一种迷茫之感,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因为没有做到:学问与做人的知行合一。真正的学问,必然是落在做人,落在日常生活中的。真的学问,犹如玄幻小说中所言,是会化形的。一变而为志向,二变而为事业。
学问化形的过程中,是人与过去自我斗争的过程。一旦过了一个台阶,就会进一步。过不去就是原地踏步。这也就是古人说的“慎独”,一次都不出现过去的恶习。出现一次就算是破功了。需要重新修习,直到真正迈过这个坎。
上述过程是单次迭代,每次学了新的学问,就化形以至无穷,这就是“学问与做人”进阶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