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素材
写作的时候,稍微留心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就不愁写作素材的问题。
我今天更新的三篇文字《心照不宣》、《人间清醒》和《年轻人先买车还是先买房》,素材都是听到的身边的事和了解过的事情,稍微加工成日更文的。
《心照不宣》
这是一篇故事文,原型是老家的一个亲戚,母亲生他的时候难产伤了身体,他就成为了那个时代难得的独生子,享受着父母所有的爱和家庭资源,成为父母的宝贝疙瘩。
长大工作、结婚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儿子出生后,他依然不改放荡不羁的性格,打牌、喝酒,有一次争斗中失手打伤了人,不但赔钱还被判刑。老婆忍无可忍和他离婚,儿子作为他家的独苗自然判给了他,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后来儿子在他前妻和父母的帮助下,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日子一片祥和。可这个时候他一身病痛,落魄地出现了,“赖”在儿子家不走。前妻担心影响儿子的生活,不得已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给一碗饭吃而已。
后来他感冒引起慢性病并发症,前妻“恰当”的时间打了120,刚到急救室他便没有了呼吸,匆忙赶到的儿子心里明镜似的,和母亲交换眼神,心照不宣的眼神,就决定了他的后事办理——不得不说是他咎由自取。
《人间清醒》
这篇文章是系列文《90后的婚恋观》的其中一个章节,每个章节代表一类人,独立成篇。
故事的原型是和远房侄子的一场对话,侄子985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发展,有一次和侄子通话我也一样八卦侄子:“这都工作了,你家条件也不错,谈个女朋友,让你爸妈放血给你付首付,要不然他俩就周游全国花掉了。”
侄子的回答让我惊掉了下巴,他的观点就是:
谈恋爱是最大的精神内耗;
暂时把精力放在提升自我上让自己值钱;
在众多追求者当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婚就好。
我就有点不明白:你那么笃定你会成为抢手货?
侄子给我打个比喻:
20岁的女孩子用鲜花就可以追上;
30岁的女人要用物质基础才能有眉目;
40岁的女人恐怕再多的物资也未必有结果。
小伙子的一番话让我终于明白: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会感情用事,脑壳相当清醒!
《年轻人先买房还是先买车》
源于孩子和她好朋友的一场视频对话内容,就是一篇碎碎念而已。
孩子在一线发展,租房太贵,以前可以和朋友合租,可是成家后只能组正泰,租金高得离谱,一旦取得购房资格,首选买房,自然要抱住双方父母的大腿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线城市车牌摇不到,偶尔出远门孩子租车出行就好了,丝毫不影响体验感。
而她的好朋友则和男友在省会城市发展,而且和男朋友又是一个地方的,距离省会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几乎每个周末都可以回家,而且男朋友是独生子,家里住房宽敞,目前只需要在工作地租个一居室就能满足生活需要。
而对于他们而言,有一辆车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周五晚上下班就能自驾回家,于是车对于他们成为了刚需。
由此可见,现在的年轻人非常理智:不攀比,刚需才是第一。
这只是我今天更文的情况,其实大部分更文的素材也都是看到、听到、想到的,目前我的能力还驾驭不了虚构的素材,先这样默默地在能驾驭的领域里,用不同题材写身边的人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