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谷穗文刊世界万象

魏晋、南北朝小麦移植(一)

2019-07-15  本文已影响14人  陈水河

前文说东汉至三国鼎立时期的汤面有个口头语叫“汤饼”,今天则来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的移植事宜。

魏晋南北朝之世,在史学家眼里向来被看作黑暗时代。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形黑暗,社会的文化,还是依然如故。其中关系最大的,便是黄河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民族,分向各方面转移。楚地独特的生活情形和江南之俗,可以在《汉书·地理志》中得到很好地体现。但楚地自东晋以来,也受到了黄河流域文化深刻的影响,谈玄学佛,成一种时尚。

有意思的是,小麦自四千五百年前出现在我国之后,经魏晋南北朝,亦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进行有效地推广,到了唐、宋两代,才基本上完成相关的定位。小麦的推广改变了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也改变了国人的饮食习惯。

再来看看咱们南方的“山越”。单就称呼上说,似乎与北方的“山胡”一样,是异族无疑。事实上,他们是汉族避乱入山的。“山越”一族为数众多,历时且久,江南山地因为其得到了开辟,部分异族也被它慢慢同化,算是南方有文明心有包容性的拓荒牛。

史学家在谈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以有效开发的原因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为躲避北方战乱,从东汉末开始,北方人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

——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所有这些,是中华文明“大一统”融合、融洽的突出表现,也昭示着小麦这种植物能在东方平原、南方山地上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清明气象的存在。

陈水河整理于2019.7.15晚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