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馆长消零帐

读书笔记《阳谋先生曹操》一

2021-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酒醒梦醒

《阳谋先生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味如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说曹操,曹操到。”

在三国众多人物中,人们对他感情复杂,存在争论,至今还未停止,这个人物就是曹操。

曹操拥有多张面孔,多重性格。

一、忠臣与逆贼

A面:热血青年

董卓之乱,洛阳变成人间地狱,杀人坟场,曹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不惜散尽家财,招募义实,讨伐董卓。

战斗中他冲在第一线,差点儿丢了性命,一心想扭转乾坤,重整山河,后来发现,东汉王朝早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心灰意冷后,只好另找出路。

B面:跋扈权臣

曹操晚年,随着权力的稳固,感到统一全国无望,开始飞扬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铲除政治对手,毫不手软。

二、宽容与狭隘

A面:既往不咎,宽容待人

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开战前,陈琳替袁绍写了一篇檄文,曹操觉得陈琳檄文写的不错,是个人才,不但没杀他,还让他做自己的幕僚。

B面:睚眦必报,阴狠毒辣

如果一点小问题惹怒曹操,他都会毫不客气的除掉对方。有个叫桓邵的人,背后发牢骚,说了曹操几句坏话,传到曹操耳朵里,于是下令逮捕他。

三、自律和任性

A面: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曹操无论是理政还是治军,严格依法办事,而且带头从自身做起。

一次,曹操带领大军出征,路过一片庄稼地,曹操下令让将士们下马,牵着马小心穿过庄稼地,若有人胆敢践踏庄稼,定斩不饶。

意外发生了,曹操的马受惊了,践踏了庄稼,当下叫来军法官,要求执行军法。

曹操是带军统帅,谁敢执法。不执行,自己说话不算话,变通之后,曹操以发代首,割一绺头发,以示惩戒。

B:滥杀无辜,肆意妄为

曹操征战一生,有过多次屠城行动。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攻下徐州,为了泄愤,对城中老百姓展开屠杀,数十万无辜生命成了枉死之鬼。

曹操的家庭出身不好,出生在一个宦官之家。养祖父是当时赫赫一时的大宦官曹腾。

曹腾虽为宦官,手段柔,长袖善舞,游刃于各方势力之间,喜欢结交士大夫,为朝廷推荐了不少人才。

曹腾后来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宦官最高职位)。先后侍奉四朝皇帝,历经数次政治事件,无论外戚和宦官斗争如何风云变幻,他却一直屹立不倒。

曹腾有一养子——曹嵩,曹嵩儿子是——曹操。

曹嵩资质平庸,没啥过人政绩,但背靠曹腾这棵大树,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历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等要职,后来花钱买了个太尉高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今安徽亳州人,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出生。

曹操出生在显赫的宦官之家,自小过着衣食无忧的少爷生活,作为家中长子,备受宠爱,父亲曹嵩平日政务繁忙,溺爱儿子,疏于管教。

少年时期,曹操整日游手好闲,到处瞎逛,想干啥干啥,经常戏弄别人。

和曹操一起厮混的不是高干子弟,就是贵族阔少,和袁绍俩人是臭味相投玩伴。

东汉时,想要出人头地步入仕途,必须靠朝廷担任要职的官员推荐。当时考试制度还没建立,社会上一些有声望之人的评语,是推荐官员的重要参照。

因曹操出自宦官之家,当时很多人看不上他,但也有不少人看好曹操。

桥玄,字公祖,位至太尉,一生为官清廉,因多年生病,退休在家。在士林中威望很高,曹操去拜访他,想听听他的建议。

桥玄久历宦海,阅人无数,见到曹操眼前一亮。发现曹操对目前朝政局势看得很透彻,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识,觉得此人前途无量。

面对朝廷昏暗的局面,桥玄深感无奈,自己已是风烛残年,曹操的出现,让他有了些许希望,大汉未来国运寄托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桥玄为了激励曹操,说,天下即将大乱,安抚拯救黎民百姓这些大事,就看你了,我死后,我的妻儿就多多拜托你来照顾了。

桥玄的一番话,让曹操备受感动,桥玄是第一个跟他推心置腹之人。多年后,曹操身居高位,带兵征战,路过桥玄故居,亲自到墓前致祭。

桥玄之所以看好曹操,原因如下:

1.有能力。曹操游荡不羁,年纪稍长后,开始刻苦读书。爱读书是曹操终生的习惯,尤其爱读兵书,曾注释《孙子兵法》,流传至今。

2.有魄力。曹操敢作敢当,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连皇帝身边红得发紫的大宦官张让都敢刺杀。

3.有资本。曹操家庭背景显赫,游刃于宦官于士人两大集团之间。真乱世想要有所作为,单凭个人能力和魄力远远不够,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和势力,连站稳脚跟都很难。

曹操之所以对桥玄念念不忘,还有一个重要缘由,就是桥玄推荐曹操去见当时的一代人物评论家——许劭,著名的人才鉴定师。

他开办了一个论坛,每月初一,对当时人物进行点评。如果世人能获得他的一番肯定,必然会身价倍增,名声大噪。

曹操带着厚礼拜见许劭,许劭对曹操爱理不理,内心鄙视曹操这种宦官家庭的阔少。但曹操死缠烂打,许劭经不起他的软磨硬泡,给他一句评语: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许劭这句话后来被演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是对曹操最著名的评语,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许劭风评天下英雄,眼光很毒,他看出曹操性格的多重性,能力出众,一旦社会格局发生变化,必然会掀起惊涛骇浪,至于成为能臣英雄,还是乱世枭雄,就看历史发展大势了。

有了名士的点评加持,曹操开始渐渐有名气,已具备入仕条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