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艺术

2017-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解大宝

之前说了喜欢的动漫,我记得在刚毕业时有一部动漫影响了我接下来的职业历程,《赌博默示录》,讲述一个“废人”如何一步步通过智慧和勇气加持最终成为一个“高级废人”的故事,暂且先不聊此动漫,这次来聊聊电影。

我喜欢的电影类似《赌博默示录》类型,人性、智慧、真实。今天看了窦文涛主持的节目《圆桌派》中他们有聊到上层的电影不应该有好人坏人之分,所有角色都是“人”,有血有肉,做坏事的角色不是只会歪嘴低沉,他们更生活,也会做善事。电影中你是无法分辨善恶忠奸,因为生活就就是这样。

我看电影主要看导演而非演员,杜琪峰导演的电影一直喜爱,比如《神探》,探讨人性,讲述一个警长能看透对方的内心人格,通过此能力破案无数,但最终却输在了从小孩人格分裂出险恶人格的警察上。当然用输这个字可能不是更贴切,就是信任错了人。现实中人就是这样,在《平均者的终结》一书中,讲述了人的性格不是固定的,世界上没有一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人与人的差异也天差地别,如果想要给某个人的性格归类,不如做的科学一点,在什么情况下是什么样的,比如有的人在家里很外向,在外面也很内向;有的人在办公室内很内向,离开办公室却很外向;有的人在职场中很内向,在聚会很外向。这些都是需要场景和条件假设的,而这样的才是真真正正的人。

最近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很红,前段时间重温了《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这部影片有点角色脸谱化,但是可以看到他还是抓住了观众的心,对于应试教育进行了评判,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它的讲述还是比较片面,并不是涵盖全部。美国小说家菲兹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曾说过:“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时仍能保持行动能力。”

而印度电影走在国产电影之前也是能抓住观众的心里,在艺术和俗套中找到平衡,万维纲在《精英日课》中也说了现在的电影都是有套路的,如果不按套路(数据分析)乱拍,一定会失败。国人导演也需要学习这种在局部小创新,总体跟分析的能力。

最后,用一段《神探》的话做结尾

“当他夸奖你的西服真帅的时候,其实他的心理正在嘲笑你系了一条滑稽的领带,一个经常被人欺负的老好人,其实内心拥有嗜血暴力的“隐藏人格”,一旦环境合适,就会爆发出来。人们太善于伪装了,其实伪装也不错,因为如果你看到了所有人的真实想法,才是最痛苦的”。――陈桂彬 《神探》

电影与艺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