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

2023-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简拾陆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些年读了一些心理方面的书之后,遇到一些事,总想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会这样想,还会那样做?最近读了《什么心理》,原来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

关于社会比较

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父母说,“你怎么不能向XX学习?”而这个XX往往会是班级考得最好的,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激励孩子,实际上只会降低孩子的自尊,这种评价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偏差,从而产生自恋、自大、自卑等不切实际的想法。

《什么心理》书中说“见贤不一定思齐,也有可能是相形见绌,这取决于贤人是否是同类人。”其实就是相比较两个人原本的距离,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从小是在比较中长大的,因为我有一个学霸的姐姐,小学时候她是我们学校的大队长,各方面都特别优秀,全校老师都认识她。我小她几届,那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你是XX的妹妹啊,你学习可不如你姐,你唱歌不如你姐,你体育不如你姐......” 白天听老师说,晚上回家父母也这样说。那些年一直活在姐姐的阴影下,于是常常地否定自己。即使后来通过努力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职位也升到了总监,可是心理的阴影一直都在,习惯性地认为自己不配得。

其实当年如果父母不把我和姐姐相比,而是和我同龄成绩略好一点的朋友相比,鼓励我向她看齐,或许我就能听进去,也会活得轻松些。不必认为不被认可,而一直否定自己。

看了《什么心理》,知道这就是社会比较。和自己差距太大的人作比较,只能降低自己自尊。找到比自己稍高一些的榜样,往往会提高自己的自尊,这才是比较的意义。

关于自证式的预言启示

我真正改变心态,是成家之后,老公是一个从不吝啬夸奖我的人。他总能发现我积极生活的一面,总是给我很好的赞赏,也许是因为他的肯定和支持,我也慢慢变成了他眼中可爱的女人。

这就是书中所讲的,自证式预言的启示吧。对生活保持积极的心态,有时还真的能让人美梦成真。

上学时候,我就喜欢写点东西,但是总觉得自己写不好,怕别人笑话,一直是自娱自乐式写作。这几年居家开始写些文章,慢慢接触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老公和儿子也全力支持我,常常会给我一些小小的鼓励,甚至母亲也会夸奖我的文章了。

这就是书中说的自正式预言,我认为让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就会越来越自信的。

爱情里的共同成长

任何的关系,不管幸福与否,最重要的是在彼此关系中学会自我成长,只要不断地成长,我们才有机会拥有更多的可能。现实中很多的关系都败在,伴侣双方停止成长上。

那么怎么算做成长呢?读书、学习、见山见水都是成长,最关键的是保持一颗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好奇心。

我现在的生活和内心的改变,应该离不开我温暖的老公。与他初识,因为他高高的,名牌大学毕业,尽管有点黑,但是他有棱角的五官,真的可以让我忽略了肤色。这也是书中所说,好男人“身强体壮样貌好”。他有担当的性格,也让我在婚姻中得到了稳定的幸福。

这些年我和老公一直保持着读书这个共同的爱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很好地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我们也有过矛盾冲突的时候,尤其孩子小的时候,但每次我们都能通过沟通,认真处理出现的问题,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很好的相伴。

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读一些心理学的书,可以治愈我们童年的阴影,也可以让我们保持成长。

后记

这本《什么心理》的书,还回答了一些关于“想不通、无处问、但又很揪心”的人生难题:网红为何诞生?爱情为何消失?和父母沟通为何说了一个寂寞?这些问题,书中都会给出意想不到的答案。也让我们知道为何这样想,那样做。

成长也是一种美好。好好读书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