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情丨习惯养成
自我管理 丨 文 / 张伟 滚雪球习惯养成社群主理人
这是椰子私塾第1154篇原创输出
可以没有实力,但必须养成一个好习惯
因为生活太过复杂,很难简洁妥当的处理。
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忽略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片面追求简洁。
最近有些懒,不只身体上懒,思考上也懒。碰到问题,总是先把所谓的经验、道理摆在前面。自认为这样可以简洁有效处理事情。却是给自己的思维做了一个保护壳,阻碍自己认识提升。
我以前认为说服一个人是件极难的事。以至于,碰到需要说服别人的场合,一味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完后,对方改不改变,就听天由命了。认为是对方的问题,我已经把事实和道理讲明白了,你不想改变,不去改变,吃亏的是你自己。我用这个想法来安慰自己说服别人失败。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十二公民》,虽然是翻拍的美国《十二怒汉》。给我的触动是:改变别人想法有套路,遵循套路,改变并不难。
我总结了一点套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情,分为了两个方面。一个感情,一个是情绪。用情绪触动对方的底线,用感情产生共鸣。情绪不只是负面能量的载体,也可以用于改变别人。比如,你可以表现的非常愤怒或坚定来表明对自己坚持观点的状态,可以争取到那些,观点左右摇摆人的支持。或许打动别人的并不是道理本身,而是你对道理的状态。共鸣,需要看到对方看到的东西。对方可能会注重事实,那就从事实开始,从事实中找到破绽,用事实击败事实。
理,也分为两个方面。逻辑清晰,证据确凿。前因后果,摆清晰。证据用来有力支撑自己的逻辑。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眼中的事实并不相同。即,你看到的所谓事实和对方看到的事实并不一致,甚至截然不同。当你用自己看到的事实反驳对方的事实,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你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一起和他观察,观察他看到的事实,一起寻找他看到事实中的漏洞,让其通过自己的逻辑改变,从而改变对事实的看法。
因为,总是感觉自己总结的这几点不深刻,没有可落地执行的方案。又翻了翻一本如何谈判的书——《掌控对话》作者是谈判理论专家——克里斯·沃斯。
他书中提到谈判的四个原则:
把当事人(情绪)从事件中分离出来;不要被对方的立场(对方想得到的具体东西)牵着走,而是关注对方的利益(为什么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样你就能发现对方到底想要什么;以合作的方式营造双赢机会;建立起双方都同意的标准,用来评估潜在的解决方案。
这几个原则不仅能用于谈判。也能用于和自己对话,你可能会经常和自己对话,比如,今天晚上吃不吃肉,吃了怕胖,不吃对不起自己的胃。于是,内心两个人展开一场有趣的对话,理性告诉你,晚上不吃肉身体,自己却总是被吃肉这个想法带走。怎么办呢?和自己展开一场谈判吧。
先剥离情绪部分,这是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有时我们无法分清楚到底是情绪还是理性,因为在那一刻,你的感觉非常真实,你就是想要。这时,想一想或写一写,各方的利弊,可以帮助你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当你开始思考时,就是抽离情绪的开始。
走好第一步,剩下的就好办了。一切都是商量着来。多商量几次,随着与自己谈判技巧的提升,你会发现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其实并不难。
你看,如果凭借以前的经验,我的选择原则是:遵从内心的选择。通过思考,我知道所谓内心的原则有时是不理性,这种不理性可能会对自己造成损害,自己却感觉毫无办法。现在,虽然过程有些复杂,却能解决问题。或许有时真的不能过度追求简洁。
- End -
觉得有启发,点个“在看”,转给朋友们
我今年的目标:帮助1000人养成写作的习惯,18个月写作能力上一个台阶。认可写作需要长期投入的小伙伴一起来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