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1 以己度人还是…
上次,杜先生开车我坐在副驾驶上,急着赶回家接孩子上辅导班。前面遇到红绿灯,我们眼巴巴的等着漫长的红灯变成了绿灯,心想着终于可以过这个路口了,可前面的一辆车,却始终没有发动的迹象。
我小声嘀咕着:“难道司机在玩手机,没有看到绿灯吗?”
杜先生说:“再等一等。”
……
我们耐心的等了,大约30秒钟。我们后面的车也着急了,直打喇叭,可可前面的那辆车,仍然是稳稳的停在那里。
“按喇叭,按喇叭!太不像话了,这都多少时间了还不走,再不走又变成红灯了!”我着急呀,估摸着孩子可能要迟到了。
可杜先生仍然是非常冷静,并没有按喇叭,只是默默的关注着前面的车。
“你怎么不按喇叭呀?提醒他赶紧走!”我更加着急了。
“我看了,前面那个是女司机。她可能是车子出现问题了,或者是车技不好。”“你一按喇叭,她更加手忙脚乱了,万一她一着急,把油门当刹车,再撞到前面的车,路上出现了事故,又该堵车了。”
“还是慢慢等一等,再等一会儿!”
经过杜先生这么一说,我的火气消了一半,同时也觉得,他说的特别有道理,我不仅佩服起他来了。
还有一次是在加油站加油。那个加油站搞活动,那天加油每升便宜一元多钱,所以去加油的车特别多,排起了长队。
我们在队列之中往前挪动的特别慢,有半个小时了,才从路边终于“挪”到了加油站里边儿。
前面还有四辆车,还有三辆车,还有两辆车……
哇!终于快轮到我们了,前面只有一辆车了。
前面的那辆车开到了待加油区,我们正要往前开,突然横着插进来一个车头,那司机好像旁若无人似的插队,泰然自得的扭动着方向盘,往我们的前面挤。
我生气的催促杜先生:“快,你往前面开,别让他夹进来!”
杜先生也说:“怎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话说不急,那辆车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仍然去钻那个小“空子”。
“你快点呀,按喇叭,别让他挤!他还讲规则不讲规则,我们好不容易排了快一小时的队了,这人半路挤进来,什么素质呀!”
“还是觉得我们好欺负,他为什么不插在刚才那辆车的前面?这口气我真咽不下去!”
我嘟嘟囔囔的唠叨着。
杜先生说:“这辆车可能是油箱在左边,他走错道了!”
“走错道了,为什么夹在我们前边?他不会再开出排在后面吗?”我是一个倔人。
“你和他生气干嘛?气坏了自己,那划算的来吗?”“肯定是前面那辆车不让他夹队,我们再不让他夹,他是进退两难呀?他根本出不去!”
“方便自己,就是方便别人。不差这十几分钟!”杜先生说出这番话,瞬间觉得他可真真的是一个冷静大度的人。
现在又读到这个故事《盲人提灯笼》,讲的是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总是手提一盏明亮的灯笼。别人总觉得很奇怪,不时发出风言风语,有人说他是痴呆症患者,也有人责怪他说:“你自己是个盲人,眼睛已看不见,白天黑夜不是一个样吗?何必多此一举?”后来,盲人终于道出了心声:“我黑夜提灯笼不是照明自己而是照亮别人,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倒我。这样,我既保护了自己又保护了别人。”
盲人都能用他的光和亮照亮别人,明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懂得去给别人方便。我们做正常人的,更需要一盏灯笼,来照亮周围的一切,包括照亮自己。
确实,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以己度人,只会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上来解决问题,这则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做人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未必最后能得到最大的利益。有时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