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沟通室”~01
自接班以来,我都很少单独与家长沟通。一是自己的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二是家长的时间碰不上,无奈感油然而生;三是要传达的规则和要沟通的事项,我基本都是先教会小老师,由小老师回家负责解读和辅导家长。
昨儿收到一位家长的反馈:孩子说在校吃不饱。说实话,我刚看到这个信息时,内心的火一下子就冒出来,感觉好像是学校虐待孩子一样。作为学校老师,肯定是感觉内心非常委屈的。
好在马上调整自己的状态,告诉自己:应该要多听听家长怎么说,孩子怎么表达?这个表达的背后意义是什么?而不要被自己固有的思维和印象给框定了,让自己如此难受。
先前一直都文字和语音的聊天,感觉我自己是越说越激动了。似乎要把所有的怒火都撒在这位家长身上,尽管家长是没有说任何的话,感谢家长的好脾气,让我又多了一层修炼。
尽管我的情绪波动不算太明显,可我也不想骗自己,当时确实出了愤怒、生气还有委屈。
人的思维可以分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性思维,我趁着开车的空隙,冷静下来,不断地反问自己:究竟我是成长型还是固定型呢?这么生气的原因只是因为家长不理解呢?
自己的情绪是由他人来控制还是由我自己来主导呢?用了大量发问来引导自己梳理清楚,究竟是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还是先弄清楚事情的全部。
语音通话估计是最快的解决途径,我们抽空约聊,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让我在不断表述的过程中,思路越来越清晰。情绪也慢慢冷静下来,感谢自己的深呼吸释放情绪法。
将近2小时的通话,从班级琐事谈到教育理念,再回来学生本身的习惯养成,最后落脚在家校共育的话题上。
针对“孩子吃不饱饭”的话题,我们展开了多角度的交流和探讨。从我的角度肯定是考虑全体同学,而家长看的肯定是自家小孩。
没有什么方法是可以折中?既可以消除家长的那份忧愁和担心,又方便学校简单操作管理呢?我当时只是想到男女生轮流打饭,未曾考虑到身高的长短。这就好比做数学题,少了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得不出结果的。
经过我们的讨论,最终达成一致的意见:01,男女生轮流打饭继续保持02,高矮的顺序也要同时进行转换
这样一来,不论孩子是高矮还是男女,多有一次可以最先吃到可口喷香的饭菜。
由此事引发的思考,我把家委会分成了线上和线下的,从多个方面来配合学校的工作,引导学生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早起匆匆思考,赶忙写了线上家长会方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部分家长积极主动来报名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
最后我想用今天看到的文字来结尾:孩子的学习是模仿学习。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让自己成为你眼中想成为的人,这样的榜样作用才是正面有效的。
再次感谢这位家长为我提供了新思路,又比昨儿进步一点点。拖延是病,说干就干才是治疗的好方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