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事
上午十点钟的光景,正是忙乱的时候。这时,办公室进来一位老同志。他个子矮小,身体臃肿,两手空空,不像来办事儿的。他自顾坐下,刻意把自己晾在一边,也不和别人搭话。
“李调解!”
有人大喝一声,人群中发出一阵笑声。来乡里办事的村干部应该都认识他。
“唉……唉……”老同志唯唯诺诺,立马来了精神。他站起身来,给人让坐,人家并不领情。
“今天有调解?”
“没有,没有,只是来乡里转转,看下有哪些新政策。”
“上面来政策了,专门针对调解的,说是要奖励你呢。”
“取笑,取笑!”他半信半疑。见别人一脸嘻笑,他才确定这只是个玩笑。
“哎呀,笑人,村里又出新鲜事儿了!”
“不会,不会,什么事都瞒不过我。”他一本正经说道,扶了扶眼镜。
“真的,现在满村人都在找你呢!”
“别取笑老人家,你是知道的,从来没人主动请我。我这个人爱管闲事,向来主动上门调解,虽然大家不欢迎我,可是我一出面,所有问题都能解决。”
“真出事了,这事非你出面不可。”有人一本正经说道。
老同志一脸窘迫,将信将疑,他想再问什么,可始终话在心口难开。他默默坐着,探视别人的嘴角,希望从别人口里撬点实情出来。
“有人把第一书记的表偷了,是快金表呢!”
“这事就是李调解出面,恐怕也解决不了。”
老同志听了这话,脸色顿时难看许多,他越是生气,人们说得越是起劲儿。
“村里有混日子的,有闯江湖的,有耍无赖的,”说话的人瞥了李调解一眼,加重了语气,“当然,也有手脚不干净的。”
老同志以为这是一种暗示,村里谁手脚不干净,他最清楚。
“第一书记的表都敢偷,人家是来帮我帮扶咱们的,这下可好了。”
“这事,我还是能调解的。”老同志自信满满。他知道了实情,心里充满感激,。
“李调解,你调解没用,没人服你。”
“谁说我没用?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儿,哪一件不是给调解好的。”
“哈哈,这事你真调解不来。”
“放屁,没有我李调解调解不来的事儿。”他据理力争。“对了,人们怀疑谁?”
“吓!说出来笑死人。”
“莫不是二麻子,他手脚最不干净。”
“吓,八竿子打不着。”
“莫不是扯巴眼,她眼睛馋,见不得好东西。”
“这回挨得近了。”
“到底是哪个?”老同志脸憋得通红,别人就是不愿说。
“你再猜猜,绝对意想不到!”
“我不猜了,我现在就回村。看看是哪个吃了豹子胆,敢顺第一书记的金表。”
众人把他拦住。
“你再在乡里耍耍,等事情闹得不可收拾,自然会有人来请你。”
老同志又坐了下来,他的位置别人是不会去占的。
他心里慌乱,脸上却淡然。他聚精会神地听别人的谈话,希望可以从中探听更多实情。那些村干部仿佛忘却了刚才的谈笑,一门心思扑在办事儿上。
过了许久,办公室又来一位女村干部,见李调解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便大声说道:“呀!你屁股还坐得住,出大事儿了,你知道不?”
“知道,知道,现在还不是调解的时候。”老同志说。
“还不到时候呢,你儿媳妇都住院了。”
“怎是这么回事,你可别取笑老人。”
“呸,还取笑呢。你那儿子糊涂,把媳妇打得皮开肉绽。”
“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同志急了。
“有人怀疑你儿媳妇偷了第一书记的金表。你儿媳妇确实去过第一书记家,但我们都不相信她会偷金表,第一书记也不相信,可你儿子相信了。人住院了,金表还没有找到。我来的时候,你儿子又在跟证人在纠缠。”
老同志气急败坏,脸色惨白。
“李调解,快回家调解啊!”
“这事……这事……这是家事。我这个人,别人家的事我可以调解,自己家的事,明明自己占理,却理屈词穷,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老同志窘迫极了,脸变得通红。
在人们的取笑声中,老同志低着头走出门外。他走进了书记的办公室,他是想请书记出面调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