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艺花园集结号简题诗_诗歌©

高考感怀

2018-06-08  本文已影响146人  精气神806

一,1984,我的高考

十年寒窗苦,三日考场拼;

当年犹懵懂,后来才知神:

同侪三五个,扬鑣道自分;

一考定终身,从此跃农门。

个人孜孜学,严师循循规,

家长不知劝,同学相促携。

负担未觉重,才华从中生;

今思谢何人?感激遇诸君。

二,2013,闺女的高考

倏忽三十年,每逢偶心动;

天公总赶场,阴凉赠贡生。

陪女考场外,心在考场中;

三年伴考路,揪心胜自身。

考前忧成绩,考后惧填报;

落幕揭开前,趁暇逍遥游。

尘埃落定后,举家察校舍;

轻松才四年,开启新历程。

三,高考的反思

高考四十载,争议总伴随;

青春本灵动,禁锢在几分;

动议频频传,革新常常提;

非为最优策,却因患不均。

今朝走向前,水深无径寻;

诚信无氛围,囚徒困乾坤;

衡才要多方,取材有孟尝;

璞玉要成器,还须事上琢!

注:

1984年,我参加高考。当年30多人住大通铺,似乎懵懂中还没有感受压力,就一路走来,考上了大学。

2013年,闺女参加高考。想想全家都不容易,闺女和其他考生在里面考试,家长们在栏杆外翘首期盼,交流伴考的不易。

好不容易考完,怕分数盼分数;盼来分数,又怕填高了被拒,填低了心有不甘。

好不容易填上志愿,等待录取通知书判决的时刻,趁机逍遥游。

较为轻松的大学生活结束,毕业开始找工作,总算走上正轨。

高考四十年,改革之声不绝于耳,但为何改不动?因为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还没有找到替代办法。

但是,面临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我们忽然发现我们的学生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愿谁呢?以记忆和背诵见长的高考,就成了争议的焦点。高中三年的课程,两年学完,第三年专门做题,名之曰:题海战术!

还是需要借鉴他山之石,在公平的基础上,推进改革考试的模式、内容和时间,希望真正考出人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