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共读活动第一天

2017-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雷Ray

回顾:

第一天加入永澄老师的共读会,接触到了非常多的概念。尽管早上5点起来非常不习惯,但是思维跟着老师走了一个小时竟然一点都不觉得困。不过因为是第一天,只是拿着IPAD盯着黑屏幕,没有记笔记。然后这两天不停的看群里大神们的读书笔记,才一点一点的学着自己写,尽管和别人差距很大,但是一点也不觉得有压力,反而很兴奋,因为看着他们就仿佛能看到以后的自己。

概念领域:

认知紧张度、能力圈、理解力、正向高概率黑天鹅、、存量与增量、路径依赖、智商税、TMBRT模型、势能、钟形曲线、重要紧急四象限

参考书籍:《穷查理宝典》、《越读者》

干货:

五个问题:

1 为什么要共读《快思慢想》?

为了构建自己的解释系统。同时,老师提到了认知紧张度这个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a 特别紧张的,开启逃避模式

b 特别不紧张的,开启专家模式

c 适中的,开启理性思考模式

2 为什么用“共读”的方式?

这是做高概率正确的事

a 增加自己的认知深度

b 符合复利效应。读书为了增加“理解力”

c 符合边际成本递减

d 是否在自己的“能力圈”中

e  正向黑天鹅高发的地方

3 为什么要在早晨度?

a 找到同频的人;这是未来一笔隐藏的财富

b 每天早上2小时输入,增加存量。这里老师提到了存量与增量的概念。回想毕业这几年,我一直在用自己的存量去做事,所以没有太大的进步。并且一直没有意识到增量有多么的重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刚进公司表现得比其他人好,但是时间久了就被反超。此外老师还提到了“甜面包热汤模式”。讲到了天花板的存在;人到中年意义感的缺失导致他们选择去疯狂健身。既然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就要刻意的去提防自己再次入坑。

c 平庸的方法只能得到平庸的回报

老师提到“钟形曲线”:将所有的元素进行分类,从标准1到标准9,1最差9最好,结果中标准3到标准7分布的元素最多。

所以一开始的目标玖应该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d 积累势能

e  有利于产生心中的秩序感。

4 如何推进这个活动?

a研发模式:有一小部分人选择“慢”,在关键的地方慢下来期望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这种情况下慢就是快。

b 产品模式:大多数人希望快速见效,不希望延迟满足。然而老师提到了”智商税“。对于大多数想立刻得到答案的人都是要交智商税的。

5 如何完成?

a 选择成为少数人还是多数人?

我选择让自己成为少数人,让自己有耐心。提醒自己慢就是快。

b 自己完成标准

刚刚加入到这个圈子,接触到了老师,也接触到很多大神。我是个小学生,我不希望自己做最好的那个,希望自己做进步最快的那个。我给自己定的标准是每次按时完成共读笔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