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回家

2022-02-03  本文已影响0人  海边的风铃2008

春节前回家,见到父亲母亲,很触动,一年半没见,父母又老了,老态毕现。

父亲说,头天晚上他没怎么睡。

我也是,在几个不眠夜里,不停地思量父母到底需要什么?

父亲不抽烟不喝酒,母亲说她的新衣服堆满衣柜。他们一直说,啥都有,啥也不缺。

大箱小盒带了一堆,糖啊,点心啊,水果啊……

我边闲聊边随手打开冰柜,父亲慌忙说:“你干嘛呢?”

我看到了,冰柜里空空如也。

母亲问父亲:“你忘了买点儿韭菜?”

父亲没接话。

母亲开开心心地炒洋葱和豆芽给我们吃,桌子上还有炸带鱼和肉冻。

带鱼是哥哥发的福利,肉冻也是哥哥买的猪头,父亲爊的。

说说话,聊聊天,一天很快过去。

第二天大早,父亲去地里铲菠菜,我和老公、儿子去了一趟超市。

临近春节,菜价涨了,韭菜6.5一斤,西红柿要5.5一斤,最便宜的是洋葱和豆芽,不足一块。

我们买了十斤肉,四斤排骨,还有一袋蔬菜🥬蘑菇啥的,花了250多块钱。

父亲母亲连连说:“太费钱了。”

父亲苦笑着说:“前几天,我买了七块钱的山楂,还有十块钱的千层饼,被你妈骂了一顿,嫌我不会过日子。”

我也只是陪着笑。他们勤俭了大半辈子,不管手里有钱没钱,都不舍得花。

下午,老公又去了一趟超市,买回一些红薯,放在炉子上烤。

递给父亲一个,父亲说:“还真挺香的。”

我说:“你小时候吃不少烤红薯吧。”

父亲想了想,叹道:“那个时候,啥都没得吃,也没柴火,也没记得烤过….”

第三天,父亲母亲早早起床去磨豆腐,我想同去,父亲说:“我们很快就回来了,你就别去了,要多说很多话。”

如今的家乡,都富裕了,人情也日渐淡漠。

第四天,我给父母一些钱,尽管他们百般推让,我又给母亲买了一件羽绒服,买了四百块的牛羊肉。

母亲嗔怪我半天,嫌我费钱,也巧,哥哥也带了十几斤肉回家,还有一些大米小米。

母亲笑着说:“过一个肥年。”

霎那间,我的心里很舒坦,母亲的笑容,在我,是最美。

回到苏州时是下午两点,儿子说“饿了,在外面吃吧。”

我想了想,在外面吃最少几十块,还是算了吧,回家自己做点儿吃吧,省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