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见

浪里个浪 晋文侯--仇

2020-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北不重

    晋穆侯没有想到,自己率性命名为“仇”的儿子居然是一位天纵英才的雄主,自从殇叔四年,太子“仇”成功袭杀自立晋侯的亲叔叔后,他的人生就仿佛开挂一般一浪一浪地走向巅峰。

    公元前771年,著名的周幽王荒淫无道,废嫡(宜臼)立庶(伯服),死于犬戎之手。晋文侯率晋军与郑国、秦国一同合力勤王,迎立宜臼为王,此为周平王,平王迁都洛阳(平王东迁),从此西周结束,进入春秋时期;

    公元前760年,晋文侯执杀了不正统的携王(在周幽王被杀后,由虢石父立的另一庶子余臣),结束了周王室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局面。

    晋文侯在位35年,正赶上周王室的风雨飘摇,西周已是穷途末路,在这个风疾浪涌的历史时期,晋文侯能果断地出手,迎立正朔,护主勤王,又诛杀携王,匡正天下,可谓周王朝的再造之首功。

    在传世的《尚书》中,有一篇《文侯之命》,这篇文诰据说就是周平王嘉晋文侯之功所作,我们摘录几句重要的来看看平王怎么说:

    “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

    “父义和!汝克绍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汝多修,扞我于艰,若汝,予嘉。”

    ”父往哉!柔远能迩,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

    这里的“义和”就是晋文侯,上述摘录的文字还是相对好懂的,大意就是盛赞晋文侯像周文、武时代的贤臣一样勤事王室,赞扬他继承列祖列宗之余烈,捍卫了王室的尊严,并且勉励他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史记》中说的比较简单,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於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

    当然同时周平王也给了很贵重的赏赐,尤其是彰显武功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以及马匹等等。可见晋文侯当时所建立的功业在周平王看来绝对是首屈一指,足可倚仗的股肱之国。

   

    国际形势波涛汹涌,晋文侯抓住时机,匡复周室,勇立潮头,这时的晋国已经俨然成为当时的诸侯带头大哥。在惊涛骇浪里搏击,没有实力是必定会玩儿砸锅的,“打铁还得自身硬”啊,晋文侯可以说在整个西周向春秋的过渡期间是够浪的。

    这个浪,浪得好!晋国自此,已露出巍巍然雄霸之势。

    再来看看谥法对“文”的释义:

        经天纬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文”这个谥号几乎可以说是谥号中最顶级的美谥了吧,适于君主的“经天纬地、道德博闻”,用来概括晋文侯的一生可算是再贴切不过了。

    修文振武晋文侯

    风云际会平携幽

    狂澜既挽倚劍立

    竟是当年太子仇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