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
班级有三个孩子在本学期过生日,本应准备三次“生日会”。但出乎意料的是,新转来的裴裴恰巧与达达同年同月同日生,这种巧合真的很难得,所以本学期我们策划了两次“生日会”。
班级的七个孩子生日都是哪一天,孩子们自己记得极为清楚。因为近三年,从第一次举办“生日会”起,孩子们一直充满期待,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庆祝生日。特别是那些留守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整日忙于活计,根本不在乎孩子的生日。“这么点的孩子过什么生日?”这是一位孩子的奶奶亲口对我说的话。在他们的眼里给孩子过生日就是既耽误时间,又浪费金钱的事情。其实一年一次的生日,对于孩子们来说很重要,他们希望得到亲人的祝福,得到喜欢的礼物,但最希望的是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礼物无需多贵重,话语无需多华丽,只需陪伴,就会快乐。
进入三年级的孩子,很多事情我学会了放手,这两次“生日会”都是孩子们自主组织、策划,我只给予一些建议,多以孩子的想法为主。通过一次次“生日会”,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各项能力,更让他们从内心中体验着成长的变化,感受着快乐与幸福。
两次“生日会”的策划方案,主持人、黑板报设计,活动过程与内容都有所差别。第一次由浩浩主持,第二次由莹莹主持,两次方案都是经过大家商讨后确定的,由主持人起草活动方案,分配任务,组织大家做活动的前期准备。
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活动前期的商讨十分热烈,大家献计献策。第一次商讨“小寿星”参与其中,大家想结合综合实践课,学习做寿司为孜孜庆祝生日。同时因为我的生日与孜孜只差一天,所以孩子们提议也要为我庆祝。现在回想起主任人浩浩说的话,我的心里依旧感到特别的温暖,浩浩说:“老师总为我们庆祝生日,我们也应该为老师庆祝生日。让老师和我们一样高兴,一样幸福。”
第二次商讨时,主持人莹莹提议,为了给两位“小寿星”制造惊喜,不让他们参与讨论。这次因为接近期末考试,大家提议这次生日会以分享、游戏为主,让所有人都放松一下。
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这是两次活动方案,以及琪琪设计的黑板报初稿。这次设计任务是琪琪主动请求承担的,平时琪琪很内向,这次能如此积极主动,出乎我的意料,很为她感到高兴。
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 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
在综合实践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下,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学习制作寿司。一个个认真的模样,特别可爱。孩子们分成两组,互相合作,比一比谁卷得紧、卷得圆,摆得漂亮。最后,经过综合实践老师的讲授与示范,每个人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我们把这些“作品”带回教室,摆在孜孜的面前,请他品尝。我们互相赠送祝福,赠送礼物,互相分享着彼此的快乐。特别是孩子们陪孜孜玩“按指令行事”的游戏时,我看到孜孜一直笑容满面,这是自他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后,他笑得最灿烂的一次。
远方的孜孜妈妈前一天特意与我联系,拜托我为孩子买一个蛋糕,带到学校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并录制了一段视频,把祝福传递给了孜孜。来自父母的关爱让孜孜特别的感动,内心充满着幸福。
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第二次“生日会”,在主持人莹莹的带动下,两位“小寿星”愉快地登上讲台,摆出他们认为最酷的姿势,向所有人表达他们的喜悦。
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表演节目,表达祝福,互动游戏,分享食物,讲述收获,教室如同家里一样,温馨而美好!
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 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孩子们在畅谈“生日会”的收获时,达达说:“让我们学会了和别人分享,增进了我们的友谊。”月月说:“让我们感到很快乐,很开心。”莹莹站在小班长的视角,总结得很有高度,她说:“我们学会了布置黑板报,写主持稿,组织活动,还越来越好了,我们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浩浩补充说:“我们生日会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了。我们学会了使用班费装扮教室。”裴裴说:“这是第一次有同学为我庆祝生日,今天真的让我很难忘。”一直沉默的孜孜终于说出了大家所想,他说:“如果每次过生日时,有家长参加就好了。”的确,如果家长能同孩子们一起庆祝,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因为孩子的生日是母亲苦日,生日会上互相表达爱,传递爱,那会更美好!
我们的自发活动“生日会”――学期活动总结(1)“生日会”后,孩子们很自觉地投入到后期的打扫工作中,女孩子洗碗,男孩子整理桌椅,扫地。劳动中依然那么欢快。
最后,孩子们回到家总会把这件事记录到日记本中,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
有时我在想: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是不是只能受我所操纵?我的意愿就是孩子们的需要吗?根本不是。学校的生活是否符合儿童的心意,一定要看是否反映了他们的真正情感、兴趣和认识的愿望,能否奉献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生活,能否促使他们专心致志于积极的前进运动,能否根据自由选择的原则,即根据自愿的原则对他们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