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20
2023-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风8351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翻译】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解读】
孔子认为世上有三种人,一种是生而知之,这是天才,生下来他就什么都明白了;一种是学而知之,靠后天学习,逐渐的得知;第三种是困而知之。因为不肯学习,遇到很多困境,遭受很多折磨。在磨难中学会了。不管你是哪种根性的人,只要学会了,最后是一样的。这个知,不是纯粹的知识,而是指你本来应有的德行,本性。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