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升级

你该把自己的思维用盒子装起来了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2人  董晓闲

你该把自己的思维用盒子装起来了

董晓闲

摘要

本文讲解的一个概念是封装原理,这个概念可以改善我们的工作绩效和提升我们的能力。

定义

今天晓闲要为朋友们带来一个重要概念,叫做封装原理。

晓闲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是在本科的一门计算机选修课上。

七八年过去了,这门课的知识我基本都忘记了,但唯独对“封装”念念不忘。

在晓闲看来,封装是一种思维方法。封装是指若干对象固定成一个整体而集体发挥作用。

工作与方法都应该是一种封装,先用“盒子”装起来,每次只要启动这个“盒子”就可以了。

工作中,封装最常见的体现就是流程,我们经常听人说“你有没有按照流程操作?”。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流程,你必须按照某种规范开展工作

封装的特征是系统性和排他性。系统性是将对象当作整体来看待;排他性是整体外的对象被这个整体排斥在外。

为什么要应用封装原理

1.封装是我们逃不掉的宿命

我们的生活、工作甚至我们的思维都存在封装体系。

笔记本的每个配件都是独立的封装体系。如果各个配件不独立,即使是很简单的故障,你也只能买台新电脑。4G内存天猫价150内;换台笔记本,价位3000-4000,20倍价差。

封装并不只存在于笔记本这个物件上。

衣食住行都是封装体系。高铁有很多封装系统,清洁工的工作就是一个封装。

清洁工每天打扫车厢,更新物品和清单,形成一个封装“回收垃圾+打扫地面+更新清单等”。

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

如果你所在公司经营领域是大豆油生产与销售,你是销售,你的工作就被封装在了大豆油的销售相关事务上,玉米油的采购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了。

而且,我们每天都在跟封装打交道。

比如客户问我们“你贵姓”,我们的回答是相对固定的,我会说“免贵姓董”。

我的封装就是【客户说“你贵姓”+我回答“免贵姓董”】,体系不会变成“我免贵姓董”。

更深层次看,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形成封装体系。

有句谚语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蛇咬了后,看到绳子,以为看到蛇,大脑不自觉激活恐惧意识。【看到像蛇的东西——唤醒被蛇咬的记忆与痛苦】就是一个封装。

 

2.封装可以让我们摆脱无关紧要的事

如果把要求绑定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封装体系,给同事一个固定信号,沟通成本会低很多。

我们公司有的项目要求“装货必须要取样,要封样”,如果要求不固定,每一次跟装货部门沟通,你必须跟他讲一遍要求,否则会给他人带来极大困惑。

如果你第一次提要求“取样4瓶,其中要封样3瓶”;第二次提要求“取样5瓶,其中要封样2瓶”;第三次提要求“取样2瓶即可,其中封样1瓶”。

第四次时,如果你不提具体要求,对方并不知道如何做,到底是“取样4瓶,其中封样3瓶”,还是“取样5瓶,其中封样2瓶”呢。

协作类工作,应该尽量避免要求与规则的反复变化。

3.封装可以让我们从细节中摆脱出来

如果目标过多,我们通常很难取得成功。

跟人沟通时,采用相对固定的表达,我们的精力就可以放在跟人达成共识上,但如果细节不断变化,沟通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封装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固定表达。

比如跟客户说“你能不能寄点样品”与“你可不可以寄点样品”没太大区别,不用刻意要求按照哪种方法表达,但如果自动固定下来,每次都说【你寄点样品吧,我们要…….】即可。

4.封装可以让我们更快升级

很多重要知识需要对方讲很多次,我们才最终记住。为什么掌握知识如此困难?

原因很多,比如天赋限制、热情不够。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知识与方法没有被封装起来。

举了例子,领导可能多次教过跟客户打交道时交流一定要细致。

如跟客户提要求“帮我们备一车货”,客户说没问题,提货时跟客户说:“我们明天来提30吨”,客户说:“明天不行,要后天,那天你没跟我说哪天,昨天有个客户很急,提了30吨,现在只有10吨,大后天才能提一车。”但是没有大后天装货的车。

以上案例涉及的不外乎这几个方面:提货时间、数量、指标、储存方式、包装要求等。

我们要做的是把以上各个方面封装在一起,作为整体要求,直接告诉客户。

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封装,我们会面临很多麻烦。

比如第二次,遗漏指标要求,提货时发现产品不合格,用货很紧,只能花精力临时调货。

又比如第三次,记得提指标要求,但忘了提包装要求,装货时发现包装不合格。

封装的应用方法

1.判断封装的价值

很多的事情都值得封装,比如工作方法,但有些东西没必要封装。

在晓闲看来,如果遗漏重要信息或重要信息顺序错误,也没有影响,这件事就不用封装了。

比如起床了是先穿皮鞋,还是先刷牙,随便你,先后顺序何必固定下来,庸人自扰而已?

2.找到合理的流程与方法并确定其应用边界

找到各个关键步骤,确认方法应用的边界点,清楚方法何时能发挥作用,何时毫无用处。

如果弄不明白方法的作用边界,则需要继续在这一阶段摸索。

3.形成通用的封装体系

在这一步,需要将方法抽象处理以便其能够广泛应用。

领导要求做分析报告,你花了3天时间做完了,为了完成任务,推迟了3个本周要准备的会议纪。交报告时,领导说“效率不错,这个事不急,1月内完成就行;我现在有空,我看看,ppt很漂亮,但是你做的不是我想要的,我想看技术分析,你做的是行业分析。”

我们可以总结的维度是确认任务交接的时间节点和内容要求。

比如领导要求把报告做成word,而你做成了ppt,呈现形式也要添加到封装体系中。

这里,搭建的封装体系就是“接受任务时关注【提交时间+内容要求+呈现形式】”。

每次做报告,直接应用这个体系,每次都问“领导,报告你哪天要,要哪一方面分析,技术分析还是行业分析,要ppt还是word,要电子版还是纸质版,如果是纸质版,你要几份”。

当然对于不同的情况,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经历与能力,完善整个体系。

4.简化流程与工作方法

我们的封装体系可能过于复杂或不实用,需要简化一下,要尽可能精简为最核心的要求

上述例子中,封装体系中有一条是确认纸质版需要提交几份。

接受任务时并不用确定这一条,因为可以在呈现报告前确认,且变化的可能性很大。

针对呈现要求,可以将封装体系精简为【报告做成ppt还是word,电子版还是纸质版】。

5.熟悉并验证封装的流程与方法

没有经过大量实践的封装体系,我们都做不到得心应手,且不能判断是否有效。

以跟车执行为例,第一次需要找模板;后来不看流程范例,也能基本写全核心要求了。

6.不断优化封装的流程与方法

这一步是第二个精髓。所有的方法与流程都存在自身的局限与边界。

我们必须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封装体系,找到更有适应性的流程与方法。

应用封装的注意事项

1.优先封装重要的细节以及我们的思维与语言习惯

一些零碎的事情如果不封装,会对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开车时刻注意四周车况很重要。晓闲第一次开车时不习惯看后视镜。但第四次时,看后视镜和反光镜时自然很多,我开始自动搭建【看前方+看左右反光镜+看后视镜】的封装体系。

如果能够对思维与语言习惯做出合理封装,我们处理问题会更合理高效。

2.不断优化封装体系并提升封装的层次

封装体系永远没有停止优化的时候。

最开始,我们搭建【沟通技巧】的封装体系来说服客户,但慢慢发现仅仅依靠【沟通技巧】达不成目标,需要先了解客户。封装体系提升为【了解客户+制定定制化策略+说服客户】。

3.关注对体系的封装,而非对单一步骤的封装

单一步骤的封装往往是没有用处的。

从长期看,孤立的技巧应用的越多,能力与思维越得不到提升,独立思考还会被阻碍。

晓闲认为根本方法是建立体系的封装。

当体系搭建起来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人建议的优劣势并合理应用。

当然很多体系化的方法刚开始很不完善,但它会随着时间而成长,最终帮助解决很多问题。

我是董晓闲,我在这里等你

本文已经在我的简书【董晓闲】与微信公众号【董晓闲】同步更新,希望朋友们有所收获,欢迎留下你的宝贵意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