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素书》之二:君子重信才能维持人心

2022-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Yu红樱

黄石公对于“信”十分看重。

网图

他认为,如果一个“信可以守约”的人,才能称为豪杰。这样的人受人尊重。君子重信才能维系人心。

儒家向来提倡将信作为君子的必备品质。

例如《论语·子张》中有言:子夏曰:“君子信,则后老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行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孔子弟子子夏这段话是说,君子要先得到百姓的信任,然后再去役使他们,否则他们会以为你是有意虐待他们。君子还必须得到军王的信任后再进谏,如果没有得到信任就去进谏,君王就会认为你在诽谤他。

自古以来,父母在教育儿女的时候都非常重视诚信方面的教育。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曾子妻子准备去赶集,孩子哭弄,曾子妻子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

曾子妻子回来后,看到曾子正在逮猪来杀。便上前制止:“我只是说说而已,哄他不闹,你怎么当真呢?”

网图

曾子认真地对他说:“说出去话,泼出去的水,怎能言而无信呢?我们大人说话不算数,将来小孩子也谎话骗人,失信于人,还怎么在世人和人打交道呢?”

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在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获奖者只是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的代表,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平凡而又高尚的人们。

同时,我们社会大力遵崇立德树人,弘扬积极能量。营造诚实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生活氛围。诚实守信,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稳健起航,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信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前提,诚信就是必须遵守的诺言。

游走在人世界,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而重守诺言,是维系人心增进友谊最重要的一环。

网图

文:樱红樱

图:网图

齐帆齐商学院2022年度写作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