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好文推荐

听李玫瑾老师谈幼儿性格培养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7人  神木一棵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李玫瑾教授的一个视频讲座,里面大致讲了一些她自己经手的案件的里面,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情况。

讲完这些案例之后,她觉得这些孩子之所以会犯罪,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孩子的家庭,从小对他们的性格培养不够重视!听之任之,最后造成这些小孩,长大成人以后,性格有着很大的缺陷。

她总结出了一套小孩性格培养的措施和方法,我觉得很有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没有看过的父母,能够抽时间看一下这个视频,真的对我们自己教育子女,很有启发。

没看过视频的小伙伴,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视频链接,看看视频,理解更深刻。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cyNjEyMjMzNg==.html?fromvsogou=1李玫瑾老师讲座

人的一生可以分成很多的时期,其中18岁以前,占据了人生整整十个时期的十分之六,这个时期的小孩,变化是非常大的,变化大,意味着可塑性强。

李老师认为,0-12岁,是性格的形成期,6岁之前最关键,家庭教育很重要。

12-18岁,是性格的定型期,16岁前后最关键,外部教育和干预,最重要。

接下来,她主要讲了6岁之前,对小孩的性格培养,怎么进行?

一、抑制任性

在小孩3岁左右的时候,要对他说“不”,不要什么无理的要求都满足他,因为差不多3岁左右的小孩,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这时候大人一定要学会拒绝他。

 举个栗子:

比如今天去超市玩,看到一辆玩具汽车,想要,但是这玩具车跟家里的一模一样,已经有了,孩子还是不肯走,非要得到这辆玩具车!一直在跟你闹,这时候怎么办?  

又比如很热的夏天,刚吃完一只冰淇淋,又要接着再吃一只,小孩的脾胃器官,发育不完全,连续吃冷饮对身体不好,而他却不管这些,躺在地上大哭大闹,耍无赖,怎么办?

其实这种“我要的东西非要得到”,就是任性的雏形。

如何处理:

1、这时候我们需要先把他带到家里的卧室,一对一。

为什么是卧室,因为家里的卧室,对小孩来说有安全感;

为什么1V1?目的是让他知道,此时此刻,没有别人帮你,只有我对你负责。有的小孩喜欢去找爷爷奶奶,逃避问题。

2、4不做

①不要骂②不要打

打骂教育要不得

③不要哄

你哄他,他会觉得你在求他

④不要走开

走开是禁闭,留下来才是教育

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只有陪伴,看着她哭,看着他闹,正常小孩哭个15分钟就应该没什么力气了,会有一些偏激的小孩,会做出一些自残的行为,比如用头找地方撞,或者摔自己的身体,这时候注意,不要去阻止他!因为你一阻止,他就会发现,自己的自残行为是有效的!以后的生活中,会一再尝试,屡试不爽!

现在很多青春期小孩跟家里人吵架,吵着吵着就要跳楼的,屡见不鲜!就是因为这些小孩小时候,总是用一些自残行为,来跟父母谈判,取得了胜利,带来的后遗症。

所以这时候,如果发现他有自残的倾向,只要不是带来太严重创伤的行为,都不要去阻止,事后你就对他说“你看,是你自己撞自己的把,我可什么都没做,你为什么要伤害自己呢?”

小孩尝试一次之后,发现无效,之后就再也不会尝试了,孩子都是很聪明的。

等他不哭之后,你起身出去,也不要跟他说去干嘛,晾他一会,然后你拿条热毛巾进来,给他擦擦眼泪,小脸洗一下,他会感受到满满的爱。

这时候,他心情平静下来了,你在跟他好好分析,今天这件事,为什么不能满足他,他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孩子大抵能听的进去了。

二、鼓励沟通

遇到事情要学会沟通。有很多成人,遇到事情了都不知道该怎么样有效的沟通,所以要从小培养,与人沟通的好习惯!

比如小孩在想要什么玩具了,你不给他买,他就哭闹,这时候,你需要引导他,让他学会和你进行沟通。

问他为什么要买这个玩具?买了有什么用?可不可以不买?

让他知道,你是愿意倾听他说话,而不是直接暴力否定掉他的一切想法,渐渐的你会发现,小孩更愿意向你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一些想法真的可能会让你哭笑不得。

你最好在他跟你沟通的前三次,答应一次他的要求,让他知道,沟通是有效果的!这样他以后就更愿意和你沟通了。

渐渐的,他以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不会选择哭闹或者封闭自己,而会选择更有效的沟通,这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三、延迟满足

什么是延迟满足:你想要得到一个东西,不能立刻得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而这段时间里,你需要自我努力。

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带小孩去超市买东西,带她去看玩具,她肯定会有喜欢的,想要买的,这时候你问营业员,这玩具多少钱?

营业员会告诉你多少钱,比如100块钱。这时候你就说“100块是很多钱,要很长时间的工作才能赚到,爸爸妈妈每天辛苦的工作就是为了赚钱,现在身上没这么多钱,这样吧,我们先回家,爸爸妈妈这个星期,加个班,辛苦一些,帮你多赚点钱,赚到了,带你过来买这个玩具”

然后你就带他回去,这几天的时候,你要刻意的让他帮忙在家里做一些事情,告诉他,因为要帮他买玩具,所以爸爸妈妈很辛苦,有些事情忙不过来,需要他的帮助!

在这个延迟满足的几天时间里,他会懂得,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需要自己付出努力。

四、克制冲动

当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够学会自我克制!

这个我觉得很重要,现在很多未成年儿童,自甘堕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面对外面这花花世界的诱惑的时候,不懂得如何自我克制!

李老师讲了一个方法,我觉得很有效果。

小孩都爱吃零食,给他爱吃的零食,给双份,一份今天吃,一份明天吃。明天过来检查,如果明天的留到明天吃了,那么再额外奖励一份。

通过这样的一种锻炼,让他不断的学会克制自己的冲动。

五、防止自私

通过每天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 来潜移默化的培养,替他人考虑的优秀品质。

有时候午饭时间,刚烧好一个菜,小孩闻到香喷喷的想要尝两口,这时候我们要告诉他:

吃饭要等家里人全部坐好了一起吃,不允许自己动手先吃,要跟他讲道理“你饿,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也很饿,所以我们要一起吃,一起分享食物。”

有时候,家里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比如爸爸加班,没有回家吃饭,那么我们就要和小孩一起,给爸爸留一份饭菜,把碗筷准备好。告诉他“爸爸虽然没有回来,但是我们要想到他,要关心他,因为爸爸回来这么晚,肯定很饿,我们要让他回到家就能吃饱肚子。”

这些看似很小的行为,会成为孩子一生当中很重要的思维方式。

六、防止娇气

这个主要体现在,长大以后,面对挫折,不够坚强!

提出的方法是:小孩5、6岁大的时候,带着他去做运动,跑步游泳都行。

跑步能增加小孩的肺活量,同时在刚开始跑步的几分钟,他会感觉到气喘不上来的痛苦,鼓励他坚持下去,他会渐渐的发现并没有那么难受了,让他体会体力之苦。

游泳,刚学游泳的时候,很容易呛水,在水里手足无措,但是当你在水里呛水,瞎扑腾的时候,总会有人把你救上来的,痛苦只是暂时的,经历了痛苦,坚持下来,你就赢了。

通过这种体力方面的刻意训练,让他能够远离娇气,懂得坚持。

听完李教授的讲座,真的感觉受益匪浅,我们现在身为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有时候真的是很缺乏经验,什么都想要给他们最好了,他们所有的有理的,无理的要求,都想方设法的满足。其实这样反而会害了他们。

我们真正能够给到他们的,最好的,对他们将来最有用的,往往不是物质方面的东西,而是性格的培养。一个好的性格,对他们人生产生的积极影响,远远比我们留给他们多少钱,多少房产,会有意义的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