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不为环境拖累

2019-01-11  本文已影响9人  新生cxq

01

早晨到办公室,同事们又在抱怨学生差。一个老同事说,这届学生是世界上最差的一批学生。我打趣他说:“也可能是你这辈子遇到的最差的学生!”(因为他快退休了)

估计每个老师都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自己教的学生差。一方面可能反映了自己的能力(当然,这是观点,并不是事实);另一方面,自己的心力全白费了。

面对一教室差学生,教师是没有工作乐趣可言的。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一部分人意识到好学校的重要性(也确实重要,但大多家长又忽视了自我提高的重要),一部分人跟风,只要有一点办法,就把孩子弄到管理更严、升学率更高的学校去——这一方面,市区学校和私立学校更好。

留在农村学校的,要么就是家里不是很穷的,要么就是家长自己都明白自家娃太差了,去其他地方花再多钱和精力也是白搭。

所以,农村学校衰落是必然的。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该如何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呢?

“教学相长”,对新教师确实会如此。但是对老教师,只有面对优秀的学生时,对自己的帮助才能更明显。“把自己的水平教得越来越差”——这样的情况并不稀奇。

记得李笑来老师说过他面试过的一个学生。

确实,面对一帮不想学习的学生,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学生不好好学,教师就会随便教。反正你说错了他们也不知道。你想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啥用?讲了他们也不听啊。

但是我现在会想,即使讲了他们不听,但是我讲一遍就是锻炼了自己的表述能力,再说,以后还可以讲给我的两个孩子听呢!

总结我十几年的教学,进步有,但是很小。不过,这么多年,我今年的工作态度是比以前更认真了。因为前期的积累和这两年一些书籍的阅读,思维方式上也有了突破——总之,整体进步很大!因为,我知道了:没有什么事是给别人做的。变美不是为了另一半,而是为了自己可以嘚瑟摇摆;工作不是为了老板,而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

02

其实我觉得周围人现在工作都挺认真的。虽然学生差,但是大家都不放弃,课间都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背诵、默写、订正。

我是小学科老师,基本不会这么做。

我真的佩服同事的耐心。这样做,对好学生效果有,但是对差学生……我不认为我能改变他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学科原因。

曾经,我对自己大学选的专业有过后悔,后悔当初没有选择大学科,没有发展前景,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现在,会想:有失也有得啊!如果我是大学科老师,为了考试成绩,我必然也会将所有时间都花在学生身上,那么就不会有如今这样升级的我。

今天,同事看我看书还有点惊讶:“呀,你现在还看书啊?!我一点都看不下去!”而且还有同事跟着他附和。

本来,我想说这是我周围多数同事的常态。但是,我又怕“陷入了自己狭隘的思维”里。但是,昨天我看了一期《鲁豫有约》,现场调查,一年读书5本以下的,占到了50%以上。人民日报也有调查数据,中国人均读书年4.75?不足5本。

虽然我没有年读上百本,好歹还是超过了人均十几本吧。

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所以更有借口不读书。因为工作辛苦了,工作间隙追追剧什么的不是挺合情理的嘛!

比如我有时候不想看书学习了,我会去做家务——然后心里会安慰自己:我也没有闲着啊!

很多人其实都是这个心里状态。不愿跨出自己的舒适区。

我目前锻炼写作也是如此。喜欢写随笔,不喜欢就某种题目去锻炼。有时候心里就会想:我反正最近也在练习啊!

所以新的一年,我给自己定的要求就是每月投稿3-5篇,锻炼自己写某方面话题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