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散文随笔专题投稿简友广场

我们在厦大食堂里过端午

2023-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古决穿越

端午节的那一天,气温有点高,早早地就跟孩子们说,下午去给大伯送粽子,然后带他们去海边。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同意了。

有了外出游玩的诱惑驱使,今天的学习任务进行得格外顺利。下午出发了,恰巧楼下的公园里社区人员正在进行着“端午节送安康”活动。两孩子欢喜地领到了饮料,他们在车上商量着如何分配,女儿提议送给大伯家的姐姐。

端午亲情浓

虽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这盛夏的太阳还是毫不讲情面的毒辣,心里嘀咕应该再晚点再出门。

大伯神采奕奕的迎着我们进门,伯母夸着孩子们好些时日没见长高了好多。伯母切好了西瓜,孩子们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女儿连蹦带跳的找寻着每个房间,始终找寻不到已然外出的姐姐。

大伯叮嘱着先去厦大里转转,等到太阳下山了再去那没遮没掩的海边。我们跟老人家告别下了楼,一边跟孩子讲述着三十几年依旧的大铁门,一边贴着路旁的阴凉前往厦门大学。

身临其境的熏陶

进了校门,数着沿路的大树,我跟孩子们说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儿子主动讲起了厦大的由来,还有爱国华侨陈嘉庚。厦大里的建筑大多是瓦顶屋檐砖砌墙面,当地人都称之为嘉庚式建筑。这是对以陈嘉庚为代表的爱国华侨的最好写照,瓦顶屋檐砖砌墙面形象得犹如一位穿着西装戴着斗笠的爱国华侨。

校园里就是一个小世界。教学楼、办公楼、食堂、礼堂等等的楼下都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岁月尽显的方石路上除了少数的游客,随处可见师生们的身影,他们行走的脚步并不匆忙,但是看起来格外的精神。宿舍楼前、超市门口,学生们进行着日常的学习生活,一幅学派市井的繁华景象。路过芙蓉隧道,偶遇几组穿着博士服的毕业生正在与母校用镜头做最后的道别,也有的安静地坐着,尽情地躲进校园的某一个角落……

我们看着、走着,走着、看着……

我告诉孩子,这是厦门最好的大学,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最高学府。女儿兴奋地说:我将来也要读这所大学。

大学里的食堂美味

路过厦大食堂,差不多也是饭点时间,妈妈提议带孩子去感受一下食堂吧!

走进食堂,孩子们看着柜台琳琅满目的美食喜出望外,最后还是一个劲儿地奔向面点窗口前排队去了。

大人领着孩子,光领着每一个柜台的窗口,规规矩矩的排队之后选择这他们喜欢的食物。经过一连串的流水作业、精心挑选,我们找到四人座的位置,在桌子上呈现着自己的战利品。

其实,我们所点的也就是一些家常的菜肴:水煮肉片、西芹香肠、脆皮烤鸭、肉末四季豆、虾仁玉米,配上一碗紫菜蛋汤,还有首选的中国式汉堡肉夹馍。

也许是食堂的气氛一派热火朝天,孩子们如同恶狼凶猛地扑向桌子上的食物,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场面上倒是没有那么狼藉不堪,最后还是根据食堂的要求整理好的碗筷,归纳回收。

我们以不到80大洋的代价,实现了一顿端午聚餐,还包括外带的自带馒头!

趁着黄昏时分的余晖,我们在校园里进行着饱饭后的消食散步,踱步到了白城海边,兑现给了孩子海边玩水的承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