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模仿教学阶段是每一位教师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没有谁一开始就会教学,都是从身边的、能够接触到的、具有模仿价值的范本那里“偷招”儿。可是,许多青年教师往往苦于所在学校没有可以模仿的范本,便选择了貌似“最佳”的范本开始了模仿之路,由于缺乏辨识力,必然的结果就是一蟹不如一蟹。李老师的明智之处在于他“初登讲台,广泛模仿”,而且钟情于名家;他的聪明之处更在于当他发现模仿名家并不奏效之后,及时盘点自己的家底,发现三点不如人:一是没有这些大家的学识,就难以举重若轻;二是没有关注学情,就水土不服;三是更没有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走出模仿阶段他靠的是睿智与反思,这是处于模仿教学阶段的青年教师应该借鉴的。
独立教学阶段练就“一技之长”。
这个阶段高于上个阶段,但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限于种种原因(比如物质诱惑、仕途憧憬等等),也就终身止步于上一个阶段。李老师是幸运的,他很快就走出了模仿教学阶段,开始走向独立教学阶段,其标志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从而激发学生仿写的兴趣,他自己则是以此练就“一技之长”。如果就此耽于“技”,他的成长充其量也就是“横向发展”——把“技”精雕细刻得“水光溜滑”,我们看到一些全国闻名的教师就是把自己的最高追求定位于“技”的。李老师没有止步,他开始广泛地搜集资料,力求穷尽;紧追专家,明确方向;广泛实践,寻找序列。这样的追求,就是在“知其然”之后的“知其所以然”,是自觉地把“技”的层次提升到“术”的层次。惟其如此,他的成长轨迹是开放的,动态发展的。
走向独创教学阶段当以悟道为旨归。
一般说来,职业教师能发展到独立教学阶段已属不易,如果没有对事业的执着,自身又缺乏过硬的功底,随时可能止步不前。李老师没有停止在独立教学阶段,他仍在探索自己的教学之路,而且表现出以悟道为旨归的倾向。他写下水文,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发表教育教学的文章,不断把自己定位为语文学习者,并且清晰地确定以学生为师的谦虚态度,力求把自己曾经的做法变成独特的说法,这一切,都表明他在向独创教学阶段迈进。尤其他已经成为教研员,他有条件把自己的做法推己及人,从而影响周边一群人,使他的教学、教研之路更加扎实。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能上好课是最基本的条件;又能写文章而且能够发表,可算是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根底因此上了一个台阶;又能不断把想法落实到做法,进而思考着把做法变为说法,就更加不易,甚至及者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