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声音越大,效果越差

2022-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遇见风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有一种误解,以为声音越大,越显强势,越能让孩子听话。

我们先是扯着嗓子吸引孩子注意力,发现孩子没有改变,接着一声比一声大,开始吹鼻子瞪眼。

然而,靠音量真的能“压制”住调皮的孩子吗?

并不一定。

面对你的吼叫,孩子的反应无非以下三种顺从、反抗、当耳旁风。

不要以为顺从就是好事。

孩子选择顺从,是因为他怕你,他们战战兢兢地看着父母眼色,越来越小心翼翼。

副作用就是,这样的孩子越来越爱隐瞒出现的问题或在外的遭遇,因为你的吼叫,常常让他没勇气说真话。

恐惧导致了孩子的不诚实。

有的孩子选择反抗。

你吼一句,他回两句,你大声,他比你更加大声,我们身边很多叛逆的孩子都是如此。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说:

“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吼得越大声、越凶,带来的反抗也越激烈,亲子冲突就会更加突出。

有的孩子是当耳旁风,他们感受到的是麻木。

只要你一吼,孩子的大脑就启动逃生机制:“骂吧,骂完就好了。”

等你讲完,孩子毫无改变,这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老话说:“有理不在声高”。

如果打一顿、骂一顿、吼一声,孩子所有的行为问题都迎刃而解,养育一个孩子就不会那么难了。

某档综艺节目中,曾出现过这样一幕:一位妈妈还没下班就开始一遍遍打电话催儿子写作业。

回到家后,发现孩子的作业竟然还未动笔,妈妈一下子就爆发了,怒吼道:

“为啥一个字都没写?”

“打了多少电话,我催了多少次!”

“你想气死我吗?”

面对妈妈的怒火,孩子先是眼里含着泪水,随着妈妈声音越来越大,他开始用手捂着耳朵,一边往角落里躲。

最后,无论妈妈说什么,孩子都倔强着不说话。

在孩子早期成长中,你的声音越大,孩子因为恐惧会短暂地安静下来。

但这种方法是有时效的,用久了,就会失去正面的教育意义,留下的只有伤害。

没有人可以靠高分贝的斥责走进另一人的内心,想要教育好孩子,真的不是靠音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