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育儿观念不同怎么办?了解背后心理原因,促进家庭健康关系
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的是父母养了娃以后的教育观念不同:
媳妇说娃是第一位的,各种吃的、穿的、用的都要最好的,吃饭要定量、每顿饭的配餐要做到最精细、品种要有保障、搭配要合理。而穿的要最好、最透气的面料。晚上一定要用纸尿裤才能让孩子保证整宿的睡眠。
老妈却说以前带孩子是大人吃什么、孩子就吃什么,哪里有这么娇气?孩子穿的衣服最好是穿别人家的孩子穿过的衣服、柔软、好洗、经济实惠。而晚上定期给孩子把尿,孩子才可能建立起排尿意识、不给孩子养成这种习惯,孩子会一直尿床。
夹在媳妇跟老妈之间的男士都很熟悉以上的情形吧?在家里的时候经常是受夹板气,没有一会儿是消停的。出现上面争端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是:
第一、自己我经验为中心
作为长辈来说,用自己带娃的经验想指导孙子辈的,未免有点落伍了,而新手妈妈的意识中往往是照本宣科,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这两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无非是从自我的经验出发,没有根据孩子发展的具体情况,自认为什么是对孩子好,就怎么采取照顾孩子的方式。不能说谁对谁不对,这种情况下以孩子成长的质量为重是理想的选择。
第二、无意识的对孩子的控制权
特别是很强势的婆婆,经常是要求在家里有话语权的、对于不同的意见及方式不能够做到真正的平心气和的去理解。特别是对孩子的爱导致了对孩子生活的干涉,总以为自己跟儿子的亲密被媳妇所打破了,下意识的就要通过控制孙子辈的生活来找回心理的平衡,这种潜在的心理有的婆婆自己都意识不到,但的确是存在的。
第三、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
中国式小夫妻的生活是又想要求独立的自由,又想享受爸妈照顾的便利。往往是生了孩子以后就完全扔给老人,让老人帮忙带孩子在中国家庭中是比比皆是的,这也是年轻人生活压力过大造成的无力的选择,这种可以理解,但是没有办法完全认同,毕竟教育孩子的任务是应当由父母来进行是必要的。
在这种很矛盾的生活状态下,教育孩子的观念冲突就在所难免。理智的年轻人会应该而且必须保证自己的独立生活的自律性,不要总是依赖老人的照顾,自己已经是为人父母了,自己的生活要自己负责,而不是接受着老人的照顾,还嫌老人的干涉和唠叨。
都是成年人了,又有了自己的孩子,首先自己就要做到独立,只有自己能从生活中磨练出独自生活的能力、磨练出自己精神的强大,才能逐步走向成熟,也才能够有资格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否则,无论是否成年,都是习惯了被爸妈照顾的巨婴。
那么,出现了这种教育观念上的冲突了,年轻人就要尝试着离开父母,自己去独立生活了。现在的家庭环境都不错,一般年轻人结婚后都有自己单独的住房,年轻人想独立的第一步,就是开始自己的小家独立去生活。
第一、保持生活的独立性的意义在于如果家长都不努力独立,那么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现在年轻人的教育理念跟老人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孩子教育这一块,年轻的家长更注重科学养育孩子的方法,也能狠得下心来纠正孩子出现的逃避、偷懒、不爱学习等等的毛病,但是老人不是这样,一味的认为孩子还小,一味的护短,让孩子在两种教育观念的冲突中学会了钻空子。
第二、孩子教育以实际效果为检验依据
平心而论,老人的教育观念虽然有落后的地方,但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所以在求同存异的尺度的拿捏处理上是十分重要的。
具体的标准就是要选择能够获得实际效果比较好的,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处的,而不是一味的盲从。一味的盲从于家长的权威而不顾时代的发展、孩子的个性,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承受了相当的精神压力。
第三、年轻人的观念是应该能够包容父母的不足的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能够听进去不同的意见,而特别是对于父母的跟不上时代的想法,不要过于指责父母的落伍,而是尽力把新观念、新技术教会父母,让父母能够跟得上时代,享受科技的便利,同时也转变自己的人生,不会过于固执而毁了自己生活的乐趣。
能够做到耐心的教父母不断前进的中年人,是在不断成熟进步、成为家的顶梁柱的人,这种家庭结构才是完美的。
能够真正承担起家庭责任的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实现终身的成长,而在家庭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能够给老人以帮助、给孩子以教育。
中年人的顶梁柱的意义更是在于精神上的成长,物质上为家人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尽己所能的完成好从初为人父母到中流砥柱的成长过程。
家庭的小夫妻的互相扶持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一个人的孤身奋斗,是没有意义的,成熟的夫妻的有意识的帮助对方共同成长,才能在生活的压力下不至于孤单无助、奋斗的压力也会相应的减少很多,成长的路上才不至于过于艰难。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