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史话读书

第四节 万古长夜

2021-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yl田舍郎

家即是天下,天下也是家的制度,这个制度精巧而严密。周人奉行数百年,对后世文化心理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但这个状况随着西周的结束而改变,中华大地进入了一段战火连天,混乱不堪的春秋战国时期。

乱世人,不如太平犬。

生命有缝隙,阳光才会透进来,没有永恒的黑暗,只有未到的黎明。

这是华夏文明史上最独特的一个年代,周公所立下的礼乐制度逐渐开始崩溃,周礼所谓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变为“自诸侯出”,再变为“自大夫出”,三变为“陪臣执国命”。在这个过程中, 百家争鸣,诸侯逐鹿,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每一个流派与国度都在不断竞争之中,试图让自己成为时代的主导。而在这个时代之中弱小就是原罪。

战乱、杀戮、谋略与变法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在这四百年的万古长夜之中,既有战争频繁,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也有少年热血,匹夫之勇,江湖侠义,书生意气,将军忠烈,枭雄豪赌,为了满足广大百姓渴望弭兵息战,休养生息的愿望,更是涌现出了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杰出的思想家们,他们的挣扎、奋斗、尝试、努力,更是铸就了华夏2000年文明传承不绝的世界奇迹。

公元前456年,在犬戎人的喧嚣声中,西周王朝都城的大门轰然打开,王朝最后将军无奈的眺望着远方,期盼着诸侯国的援军们,但他清楚的知道,诸侯国的援军们是不可能来的。 因为早在犬戎人入侵之前,幽王为了赢得他的妃子褒姒一笑,早已经将诸侯国的耐心用尽,这样的王,真的是英明伟大的文王、武王的子孙么?

将军只能无奈的看着自己手下的士兵,一个一个倒下,王朝最后的兵团走向崩溃,犬戎人兴奋的穿行在富饶的镐京王宫里。

整个周王朝走向了历史的落幕,取而代之的是周王室分封的众多诸侯国逐渐走向了历史舞台,诸侯争霸的大争之世逐渐拉开序幕,周礼的光辉逐渐落下,无边的黑夜逐渐蔓延。

 夕阳隐去,群星未闪之时,正是无边的黑夜。

黑的那样彻底,无论贵族、平民、奴隶,看到的全都是黑夜,死一般的黑暗。

周礼崩溃了,没有人在乎今天的你我,谁是贵族,谁是奴隶,这是一个大争之世。

东周列国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相互攻伐直到统一的历史。

周武王统一天下后,实行分封制,先后分封了上百个诸侯国,其中多数是姬姓,周王把兄弟或儿子派到一块统属的土地上做首领,这块土地和上面的一切都归属与这个首领,成为诸侯国。

比如周成王即位时是个孩子,一次与弟弟叔虞游戏,剪桐叶为珪封叔虞于唐(晋)。周王一言九鼎,不能食言,叔虞成年后就成为晋侯。也有重臣因功高而获分封,如周公封鲁,召公封燕。还有少数异姓国,如姜子牙封齐,商的后裔封宋,陈为舜的后代,杞为夏的后代。当然也有自立的,如楚、吴、越等原为属国,后来都号称王,与周王平级,高于诸侯国。

诸侯国有大有小,也有级别。大国如齐、鲁、晋、郑、卫、宋等,多数为侯爵;小的可能只有一个城,面积或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如杞、莒、许、曹、邓、息、纪、鄣、邢、滕、滑、霍、虞、蓼、江、六、潞、黎、崇、薛、唐、顿、胡、沈、道、房、申、郐、郜、邾(邹)、郧、权、耿、黄、舒、成、鄫等,往往依附附近的大国。

这些分封国基本位于黄河及其主要支流(渭水、洛水、汾水、济水、漳水、卫水)附近,而越是在中心区的封国,因为四周都是诸侯国,很难有机会扩大地盘,经数百年也难有发展,还可能因再分封而分成几个小国,越来越弱。而靠近边缘的国,因常与周边其他不从属周的部族交战,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大地盘,统治更多的人口,而成为强国。

西周时期,王室势力强盛,周王看哪个封国不顺眼,就可以降旨治罪或削爵,更可以派兵征讨。

在内乱和戎族入侵的交织打击之下,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放弃“镐京”,依仗晋,郑等诸侯的力量迁都“洛邑”。

随着周平王在洛邑登基,东周王朝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春秋开始了。春秋无义战,这并不是一句虚话。

纵观整个东周时期,王室衰弱,只能靠诸侯国而勉强维持,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诸侯不服管束、不听招呼的现象很普遍,甚至数年也不向周王拜谒述职,婚丧过年也不送礼,周王也无可奈何。也有的周王不甘如此窝囊,想中兴周室重树权威,因时势不同,往往碰得一鼻子灰,自讨无趣,甚至自取其辱。如周桓王召蔡、卫、陈三国兴师伐郑,郑庄公竟然起兵抗拒,击溃讨伐军,箭中周王。周赧王联合五国伐秦,只召到五六千人,为筹集军费,又向富户发行债券,陈兵函谷关外三个月,只等到楚、燕两国的军队,只好返回。富户拿着债券要求偿还,赧王无法回应,逃到高台上,被称为避债台。留下了一个成语,债台高筑。

与此同时,一些诸侯国则势力越来越强盛,不请示汇报就召集亲戚朋友诸侯国,自行采取措施。今天拉这个打那个,明天拉那个打这个,相互攻伐成为常事,并乘机吞并小国,虽然往往都是同姓国,有共同祖先。一些小国只能依靠依附大国求生存,但往往还是成为牺牲品,纯粹的弱肉强食逻辑。

对于百姓来讲,则是进入了万古长夜之中。

春秋元年。

这一年,犬戎人入侵,杀害周王朝百姓近20万,掠走周王朝收藏的珍宝无数。

这一年,郑伯因为母亲对弟弟的宠爱,设计杀死了自己的弟弟。{郑伯克段于鄢}。

这一年,楚国的国王熊通不顾周天子的命令,光明正大的开始自己称王了。

这一年,因为周天子牧马的秦国护驾有功,周平王将西周王朝的首都,分封给了秦孝公,秦国开始了统一天下的进程。 

到了公元前606年,也就是孔子出生前55年,楚庄王一鸣惊人,开始对周天子(周定王)动武了,挥兵打到了周王室的封地,开始询问九鼎的重量,觊觎这个天下最高的统治权了。

公元前562年,也就是孔子出生前11年,鲁国的三个大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将国家的土地、人民和军队瓜分了,没有国君什么事。

公元前504年,也就是孔子47岁那年,季孙氏的家臣阳货又将他的老板季桓子囚禁起来。

这些事情,贯穿着整个春秋时期。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礼乐崩坏。

到了战国时期,已经从礼乐崩坏发展到了天下大乱的地步。

有三家分晋,韩、赵、魏将晋国吃干抹净。

有田氏代齐,齐国传承自姜尚的姜氏家族被田氏取代。

而秦统一六国之后,则是改天换地。

在这个过程中,“旧制度解体,旧秩序崩溃,旧道德沦丧。”贵族之间撕开了温情的面具,开始武力争夺权力,贵族再也不是天生的,嫡长子再也不是绝对继承的。

“王室衰微,诸侯称霸;公室衰微,大夫擅权;士氏衰微,家臣专政。”天子的权力减弱了,诸侯的权力增强了,诸侯的权力兼容了,大夫的权力增强了,大夫的权力减弱了,管家的权力增强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普通的平民百姓,首先面临的威胁就是战争。

武王伐纣,临阵倒戈的20万奴隶不知所踪。

吴越争霸,相互攻伐上百年百姓死伤无数。

伊阙大战,白起斩杀韩魏联军24万。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40万大军。

……

大国要打别人,小国被别人打,不管是打别人还是被别人打,受苦的首先就是老百姓。兼并战乱频繁,各国莫不全力谋求富国强兵之策。小国必须自卫,以免灭亡,大国则一味扩张势力,企图称霸诸侯,乃至统一天下,于是纷纷竞尚功利,重税苛赋,榨取民脂民膏,以充实府库。

到处在征兵,妻离子散,父母无依,田园荒芜;

到处在厮杀,人仰马翻,横尸遍野满城,血流成河漂橹;

到处在掠夺、抢劫、放火、奸淫;

到处是易子而食,折骸而炊,饿殍遍地;

到处是哭嚎,哀叹和悲泣,乌云沉沉,淫雨霏霏……

后来有史学家统计,在这段历史期间,著名的攻伐战争就有:秦、晋十八次,晋、楚三次,吴、楚二十三次,吴、越八次,齐、鲁三十四次,朱、郑三十九次。

而整个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总共295年,仅有38年和平时期。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2年),总共254年,仅89年没有战争。

后人评论春秋乱世,有“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之说。“弑”在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罪大恶极的字,特指以下犯上、以臣杀君的行为。

齐国曾经兼并燕国,齐燕之间的“权之战”,覆杀燕十万;楚国曾经吞灭吴越和鲁国;赵国曾伐灭中山;魏国曾灭卫国;齐、魏、赵一度宰割宋国。而燕与赵的战争,更是累年不断,规模动辄十万人以上;魏国直到亡国前夕,还在恋恋不舍地进攻楚国,杀戮和流血无处不在。

 伤者相扶于道路,人民折头绝腹,正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大战有如上所列,小战不计其数。

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春秋战国这个时代,此时的中国还不是后世那个泱泱中央帝国,人口远远没有现在那么多,此时的每一个劳动力都是极为宝贵的。这些血淋淋的数字,背后隐藏的是百姓无尽的黑暗与痛苦。

仅以伊阙大战为例,如果用马车来装这些秦军斩杀的人头,车队会排出四十公里。如果你家就住在洛阳“龙门石窟”附近的大道边上,那么公元前293年这支血淋淋运送红西瓜回秦国请功的车队,要花上一天一夜的时间才能从你家门口走远。

这就是春秋,这就是战国,在这个大争之世,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武力、牺牲、杀戮,流淌着的不但有王室、贵族的鲜血,更多的是平民的鲜血,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多的数也数不清,浸透了王朝的身体……

仅仅依靠周礼,如何治理这个混乱的国家,如何让人们远离战争,如何让人们得到幸福,这是摆在所有诸子百家心头的共同问题。

除了战争之外,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姓,还要承担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以及无休止的兵役。

苛政猛于虎!导致世上怪相迭出。

春秋时期号称富庶的齐国,在春秋的中期,市场上居然出现了“鞋子贱,假脚贵”的怪现状。原因其实很简单,齐国法律严苛,凡是交不上赋税,或者逃避劳役的,就要被处以砍脚的酷刑。因为赋税劳役沉重,犯法的人多,遭到砍脚的也多,被砍了脚的人为了走路,只能去购买假脚,市场上假脚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鞋子反而没人穿了,因为没脚的人太多了。

长期作为争霸主角的晋国也不例外,即使是晋襄公在位的称霸时期,晋国郊外的道路上,饿殍遍野,这还是以“宽厚”著称的晋襄公,其他诸君在位,局面更是可想而知。小国的老百姓更惨,国家弱,被人灭国是经常的事,一旦国家被灭了,作为俘虏的他们立刻被抓走当了别人的奴隶。比如秦国名相百里奚做奴隶的时候,他的身价也不过是5张羊皮而已。

如果你是一个平民,连个姓都没有,上溯四百年也没有个有封地的人物,在这个爹是贵族儿有姓的年代,想要出头痴人说梦。曹刿能够论战,因为人家本就是可以谈国事的国人,属于高人一等的士,这是条很难跨国的身份鸿沟,往上算十几代可能和某些国君贵族都是实在亲戚。所以我们可以理解,秦孝公得到周王朝封赏的兴奋,用秦国的战士同犬戎人的厮杀,留下的鲜血,终于换来了贵族这个名分。

但是即便如此,秦国在长时间内,仍被第一批分封的各国,视为蛮夷之国。在引进人才,人心向背等等方面,长期处于劣势。

况且此时的物质生活水平实在太低,所谓:震惊!某超级大国国君掉进厕所淹死,生前的最后一个愿望竟然是吃碗新的煮麦粒……这就是百余年前国君生活的真实写照。

君犹如此,况于平民???

这是漆黑的万古长夜!

这个时代,随着400年周礼的教育,上古先民的心智逐渐成熟,而随着礼乐崩坏,天下大乱,社会发生巨变,人们陷入了迷茫,社会出现巨大的转型,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有人回答。

无边黑夜之中,国家应该何去何从?

太阳升起之前,群星应该指向何方?

诸子百家的学者们,正是这无边黑夜中闪耀的群星!

有的如流星,光芒一闪而过,划破黑暗璀璨夺目。

有的如恒星,光芒持久无比,从古至今传承不绝。

有的如行星,看似平凡无奇,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他们所代表的思想,经过千年时光的沉淀,早已浸透在华夏文明的骨子里,他们就是这个星空最璀璨最闪耀群星,是最值得我们记住的一群人。

黄金时代的余晖,早已逐渐落下。留给生民的是无尽的迷茫与无奈。

诸侯国君争权夺利,周礼制度崩坏瓦解,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教化人心,成为天下人心头的难题。

神话时代的光辉已经远去,黄金时代的余晖也已落下,余晖落下之后,礼乐崩坏,诸侯国相互征伐,无尽的黑暗已经到来。.

然而,黑夜若不降临,群星如何闪耀?

诸子百家,这些照亮了华夏五千年文明悠悠长河的群星们,即将、马上、就要登场了......让我们去追寻他们的足迹,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为了拯救这无边的黑暗所作出的思考、尝试、努力,因为他们思考出他们的思想时候,面临的困境,最初的出发点,以及做出的努力,同现在正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是一模一样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